3种复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晓娟
作者: 袁晓娟;孙知白;杨永刚;林郸;郭长春;文艳芳;郭兴新;杨志远;陈宗奎;徐富贤;马均;孙永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籼稻;复种轮作模式;秸秆还田;机插;产量;米质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319-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稻田不同复种轮作模式下旱茬作物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可为多元化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稻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晶两优534’为试材,研究麦-稻(T1)、油-稻(T2)、菜-稻(T3)复种轮作下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对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品种对有效穗数、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崩解值、消减值等产量及米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相对T1、T3模式,T2模式下稻谷产量分别增加16.26%~18.87%、10.83%~13.60%,垩白粒率分别降低17.77%~26.03%、9.33%~35.26%,垩白度分别降低26.07%~30.73%、11.55%~56.88%,崩解值分别提高3.13%~7.52%、10.35%~11.23%,消减值分别降低9.64%~9.84%、23.48%~24.74%。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晶两优534稻谷产量比宜香优2115显著提高2.57%~27.82%,成穗率显著提高0.12%~11.17%,垩白粒率、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7.95%~77.43%、34.25%~80.80%;崩解值显著降低15.31%~28.79%,消减值显著提高48.30%~65.30%;但机插宜香优2115食味品质外观、口感、食味值分别比晶两优534不同程度的提高1.16%~11.64%、1.73%~9.40%和0.78%~4.74%。T2模式与机插晶两优534相配套最优,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及总颖花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片与茎鞘的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是提高晶两优534产量改善外观品质的主要原因;且此模式下机插宜香优2115能显著提高峰值黏度、崩解值、口感和食味值,显著降低消减值,从而大幅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结论】相对菜-稻、麦-稻模式,油-稻模式均有利于提高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有效穗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不同的机插品种特征特性差异显著,就机插稻谷产量而言推荐晶两优534,而机插食味品质宜选用宜香优2115。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129. 刁立平,盛生兰,胡春明,张继本,杨图南. 1999
[2]中国近25年来育成杂交籼稻组合的米质分析. 闵捷,朱智伟,金连登,许立,章林平,汤圣祥. 2011
[3]中国主栽杂交籼稻的米质状况分析. 闵捷,朱智伟,孙成效,章林平,汤圣祥. 2015
[4]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徐文波,王荣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敏,罗德强,周维佳. 2021
[5]麦秸还田与氮肥运筹对超级稻强弱势粒粒重与品质的影响. 陈培峰,董明辉,顾俊荣,惠锋,乔中英,杨代凤,刘腾飞. 2012
[6]杂交籼稻各主要性状与产量间关系研究. 马腾,罗利,王多明,陈庭木. 2009
[7]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4
[8]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江学海,李刚华,王绍华,罗德强,周维佳,刘正辉,李敏,丁艳锋. 2015
[9]施用猪粪沼液对杂交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侯福银,陈应江,杨智青,金崇富,时凯,陈长宽. 2018
[10]适宜机插密度提高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 2021
[11]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习敏,吴文革,许有尊,胡润,凌新军,孙雪原. 2021
[12]缓释复混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产量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张佳凤,李敏,王荣基,蒋明金,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3
[13]稻鱼苗模式下优质杂交籼稻的产量特征及经济效益. 江学海,蒋明金,罗德强,李敏,姬广梅,李立江,张佳凤,周维佳. 2021
[14]机直播杂交籼稻结实期物质转运与不同粒位米质的关系. 李波,罗颖菡,孙永健,邢梦文,李飞杰,刘芳艳,杨志远,徐富贤,马均. 2021
[15]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448. 陆贤军,高方远,李青茂,刘光春. 2000
[16]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2
[17]不同施氮比例对宜香优211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佑岗,罗德强,江学海,李敏,李立江,姬广梅,李树杏,徐娅. 2021
[18]杂交籼稻新组合广8优8318产量形成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马义虎,周翠,何方印,顾天飞,朱练峰,何贤彪,陈剑,齐文,蒋海凌,何杰. 2023
[19]福建省近1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王乌齐. 2000
[20]不同播期对杂交粳稻“苏粳优3号”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陈培峰,王建平,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类型植保无人飞机施药作业对烟草植株的影响
作者:郭建;刘春明;侯秋强;王晓萌;单双吕;何建忠;杨永刚;龙云生;黄坤;闫晓静
关键词:烟草;植保无人飞机;飞行模式;断叶率
-
施氮量对川东南冬水田稻鱼共作系统下杂交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徐富贤;周兴兵;张林;郭晓艺;刘茂;朱永川;熊洪;郭长春;蒋鹏
关键词:冬水田;稻鱼共作;氮肥管理;水稻产量;土壤养分
-
两种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作者:蒋鹏;周兴兵;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熊洪;郭长春;徐富贤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吸氮量;产量水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气候因子
-
基因型与高温环境互作对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作者:徐富贤;周兴兵;吕强;李飞霞;张林;蒋鹏;刘茂;佘恒志;陈娇月;朱永川;熊洪;郭晓艺
关键词:杂交水稻;基因型;高温环境;配合力;整精米率
-
菠萝新品种'金筒菠萝'
作者:何业华;刘朝阳;栾爱萍;龚雪;刘佳柔;张伟;林顺权;胡桂兵;刘成明;夏靖娴;林文秋;陈程杰;谢桃;马均;何坚驰;陈少华
关键词:菠萝;品种
-
耐高温干旱优质水稻恢复系泸恢107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张林;周兴兵;刘茂;郭晓艺;蒋鹏;朱永川;徐富贤;熊洪;杨莉
关键词:杂交水稻;恢复系;泸恢107;耐高温干旱;优质;选育
-
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蒋鹏;罗晓莲;夜明登;肖洪;李金荣;周兴兵;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郭长春;熊洪;徐富贤
关键词:超级稻;施氮量;纬度;氮肥利用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