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彩云
作者: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郭丽;马俊永;李科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灌溉模式;产量;耗水组成;阶段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S1 期
页码: 17-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低平原区水资源缺乏问题,研究不同降雨年型下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的产量、耗水组成、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试验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春季5个灌溉模式作为主处理(春季灌溉1水—W1、2水—W2、3水—W3和4水—W4,不灌溉作对照—W0),以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作为副处理(小麦品种衡观35、石4185和衡4399)。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溉量的增加,产量非线性增加,产量受降雨的多少和阶段分配的影响,2年分别以3水模式(少雨年)和4水模式(多雨年)产量最高,但2012—2013年度2水模式和3水模式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的水分反应特性不同,石4185的水分反应较敏感,衡观35和衡4399 2个品种相对节水抗旱,且品种的增产潜力大;从水分利用效率看,随灌溉量的增加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再降低趋势,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下降,而且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年际差异,衡观35 2年均以2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石4185 2年均以3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衡4399在2012—2013年以3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2014年以1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耗水量、阶段耗水量和耗水组成受灌水量和降雨分配的影响,灌溉量越大,对土壤水分的消耗比例越小,2年中由于降雨的分配阶段不同,阶段耗水量和耗水组成出现差异。拔节到灌浆初期2012—2013年阶段耗水量高于2013—2014年,主要消耗的分别是土壤水(2012—2013)和降雨(2013—2014)。因此,在缺水的低平原区,采用春灌2水的灌溉模式,既可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又兼顾品种的生产潜力,同时又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荧光特征及品种抗旱性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7
[2]冬小麦生长季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海霞,李玉义,任天志,逄焕成. 2011
[3]旋耕深度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水分特性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张绪成,马一凡,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张国平,雷康宁. 2021
[4]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李寿山,陈兴武,赛力汗,赵奇,雷均杰. 2006
[5]不同亏缺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守臣,张伟强,段爱旺. 2019
[6]灌溉模式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罗炳顺,潘圣刚,林青山,江奕君,陈金德,田华,唐湘如. 2012
[7]不同灌溉方式对干旱区制种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谭紫熠,张芮,张梅花,董博,杨义荣,赵霞,薛子钰,刘德峰,袁超. 2023
[8]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李欢欢,刘浩,孙景生,马筱建,崔永生,马岩川. 2018
[9]微喷带灌溉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研究. 姚海坡,董志强,吕丽华,张经廷,张丽华,姚艳荣,郑孟静,贾秀领. 2022
[10]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张胜全,方保停,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2009
[11]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2]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13]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14]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15]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樊廷录,宋尚有,徐银萍,李兴茂. 2007
[16]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李兴茂,辛平. 2007
[17]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18]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19]旱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倪胜利,李兴茂,王亚翠,任根深. 2018
[20]不同播期对江苏徐州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轲,张利华,吴世明,张仁祖,张会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硅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产量
-
农田土壤理化参数快速获取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齐江涛;程盼婷;高芳芳;郭丽;张瑞瑞
关键词:土壤理化参数;光谱分析;电磁感应;探地雷达;卫星遥感;快速感知
-
猪粪和羊粪对盐碱障碍粮田冬小麦生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天英;李义红;黄朋娟;张月辰;董伟欣;郭丽
关键词:有机肥;盐碱障碍粮田;冬小麦;生理特性;产量
-
早青与晚青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作者:郭丽;谢晨昕;林智;岳文杰;张悦;郭雅玲
关键词:铁观音;香气品质;早青;晚青;早青茶;晚青茶;挥发性成分
-
日晒茶风味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作者:谢晨昕;赵锋;林雨;蔡良绥;林智;郭丽
关键词:日晒茶;日光萎凋;日光干燥;风味化学
-
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作者:郭玉龙;赵景山;王正;高震;杜雄;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增温;旗叶;源库
-
冀中产区桃绿色优质高效水肥管理技术
作者:李义红;郭丽;史建硕;贾舟;刘克桐;李若楠;王丽英;赵曙良
关键词:桃;绿色;优质;高效;水肥管理;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