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型桃的叶脉结构与树体结构的差异与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先波

作者: 郑先波;李明;谭彬;叶霞;李继东;冯建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树;生长型;树体结构;叶脉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95-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开张型、直立型、垂枝型、帚形、矮化型和紧凑型不同生长型桃树叶脉结构与树体结构的关系,为桃矮化密植栽培、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6种不同生长型桃为试材,对其树体结构特征和叶片形态、叶脉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树体结构与叶脉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生长型桃的叶片角度大小为62.76°~73.50°,没有显著差异,而分枝角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一级枝基角而言,垂枝型93.92°最大,矮化型36.75°最小,其他4种生长型居中;而一级枝腰角和梢角的变化规律在6种生长型中表现出相似规律,即垂枝型最大,开张型居中,其他4种次之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叶片结构特征方面,直立型的叶片长度11.01 cm为最小,但叶柄长2.41 cm最大,紧凑型叶片长度16.20 cm、叶宽4.57 cm、叶面积47.28 cm2均最大,6种生长型的叶脉均为真曲行羽状脉;直立型二级脉数量最多,垂枝型二级脉数量最少;开张型二级脉角度最大,矮化型二级脉角度最小。6种生长型桃叶脉结构和树体结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张型、矮化型、紧凑型中,二级脉数量与一级枝梢角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仅在开张型中两者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70,而在直立型、垂枝型和帚型中,二级脉数量与一级枝梢角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在开张型、矮化型、紧凑型中二级脉角度与一级枝梢角呈正相关,且紧凑型中两者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53,其余生长型中两者之间有负相关关系。桃叶脉的二级脉角度和二级脉数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生长型桃树体结构的变化,可作为早期选择桃不同生长型的一项直观形态标记。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基于粒子系统思想的叶片纹理构造. 雷蕾,郭新宇,周淑秋. 2004

[2]小麦主茎叶片脉数变化规律与品种生态型分类体系. 曹广才,甘吉生,吴东兵,姜子英,贺万桃. 1988

[3]棉花黄蒌病. . 2011

[4]应用叶位差诊断香蕉钾素营养的研究. 梁孝衍,苗青. 1995

[5]大豆叶表皮的电镜观察. 王萃华,王钫,侯天侦,王建友. 1992

[6]水稻叶脉发育的研究进展. 邹良平,彭明. 2013

[7]过表达烟草NtabKNOX8导致烟叶发育异常. 徐方正,史素娟,毛静静,安璐璐,刘贯山,刘好宝,王倩. 2020

[8]北京西山地区侧柏游憩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 汪平,贾黎明,李效文,李江婧. 2010

[9]不同生长型桃树枝叶特征和生长特性比较. 习玉森,姜卫兵,文杨,韩键,张斌斌,马瑞娟. 2018

[10]不同生长型桃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朱运钦,王志强,李靖. 2007

[11]不同生长型桃树光合效能及其季节变化特征初探. 习玉森,姜卫兵,文杨,韩键,张斌斌,马瑞娟. 2016

[12]半矮化油桃新种质-SD9238. 王志强,牛良,刘淑娥,宋银花,宗学普. 2004

[13]半矮化油桃新种质——SD9238. 王志强,牛良,刘淑娥,宋银花,宗学普. 2004

[14]不同生长型观赏桃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习玉森,姜卫兵,文杨,韩键,张斌斌,马瑞娟. 2017

[15]枣树的整形修剪特点. 周润生. 2012

[16]苹果幼树的拉枝和疏枝. 周润生. 1994

[17]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树体结构、光环境和小麦产量间的相关性. 张雯,刘翠荣,周玉梅,周皓,谢辉. 2019

[18]矮化中间砧对盆栽苹果叶片蒸腾及光合效能的影响. 郭勇,高倩,刘师源. 2021

[19]烟台地区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参数调查研究. 路超,王金政,康冰心,王萌,许孝瑞,李娜,李培环,安国宁. 2009

[20]不同砧穗组合对富士苹果生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来平,薛晓敏,董放,聂佩显,王金政.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