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在高糖品种培育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永

作者: 雷永;王志慧;淮东欣;高华援;晏立英;李建国;李威涛;陈玉宁;康彦平;刘海龙;王欣;薛晓梦;姜慧芳;廖伯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蔗糖含量;近红外模型;高蔗糖;品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含糖量是决定和影响花生食用品质和加工特性的重要指标,蔗糖含量占成熟花生籽仁总糖量的90%以上,建立蔗糖含量的高效检测技术,有助于加快高蔗糖甜味食用型花生品种培育进程.本研究利用蔗糖含量差异显著的185份花生材料,利用近红外仪(波长范围1100~2500nm),配合小样品杯,扫描和采集自然干燥籽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液相色谱(HPLC)结合标准曲线法测定试验材料的蔗糖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构建了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62,均方差为0.383.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和化学值的决定系数达0.947,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蔗糖含量,可以高效地测定杂交早期世代的单株花生蔗糖含量.利用该模型在"吉花02-1-4*中花26"杂交后代中发掘出6份含糖量7%以上、油酸78%以上、含油量48%以下,且农艺性状优良的食用花生新品系.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籽仁中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群体模型的建立及在突变体筛选中的应用. 卞能飞,童飞,巩佳莉,孙东雷,沈一,王幸,邢兴华,王晓军. 2022

[2]花生脂肪酸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曲艺伟,张鹤,韩笑,李雪莹,王传堂,王丕武,姚丹,张君. 2019

[3]花生籽仁膳食纤维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董敬超,王虹,于树涛,张健,孙泓希,尤淑丽,殷业超,张英. 2023

[4]花生籽仁油酸、亚油酸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育种应用. 吕建伟,饶庆琳,姜敏,田永国,卓琴,胡廷会,成良强,王金花,王军. 2023

[5]花生自然风干种子蔗糖含量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构建. 唐月异,王秀贞,刘婷,吴琪,孙全喜,王志伟,张欣,王传堂,邵俊飞. 2018

[6]花生籽仁蔗糖含量遗传模型分析. 郅晨阳,薛晓梦,吴洁,李雄才,王瑾,晏立英,王欣,陈玉宁,康彦平,王志慧,淮东欣,洪彦彬,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4

[7]花生籽仁蔗糖含量多世代联合群体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秦利,刘华,张新友,杜培,代小冬,孙子淇,齐飞艳,董文召,黄冰艳,韩锁义,张忠信,徐静. 2021

[8]花生蔗糖含量的遗传和环境稳定性分析. 王志慧,张月,陈玉宁,淮东欣,王欣,康彦平,晏立英,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3

[9]花生籽仁脂肪和蔗糖含量的胚、细胞质、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胡美玲,薛晓梦,吴洁,郅晨阳,刘念,陈小平,王瑾,晏立英,王欣,陈玉宁,康彦平,王志慧,淮东欣,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2

[10]油菜籽含油量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模型的修正. 王丽萍,赵兴忠,陈文杰,田建华,李殿荣. 2013

[11]单粒花生主要脂肪酸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李建国,薛晓梦,张照华,王志慧,晏立英,陈玉宁,万丽云,康彦平,淮东欣,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19

[12]烤烟叶片身份和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其近红外模型研究. 付秋娟,杜咏梅,常爱霞,王恩中,岳山. 2009

[13]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的大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快速检测. 王丽萍,陈文杰,赵兴忠,张新. 2019

[14]近江牡蛎冻干组织糖原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王岩,吴彪,刘志鸿,陈夕,于涛,王振原,孙秀俊,周丽青,郑言鑫. 2023

[15]近红外预测红三叶异黄酮含量的模型研究. 贾聪俊,张正丽,高洪文,庞永珍,王赞. 2016

[16]缓释肥对甜菜产质量和土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刘娜,周芹. 2019

[17]基于混合样品集的大豆种子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建立. 丛媛媛,刘浩,衣志刚,王博,刘念析,陈亮. 2020

[18]向国际标准靠拢提高蜂蜜质量. 黄文诚. 2000

[19]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的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张伟梅,张古文,冯志娟,刘娜,王斌,卜远鹏. 2021

[20]乙烯处理对橡胶树幼苗筛管影响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英文). 代龙军,秦云霞,杨洪,邓治,史敏晶,刘辉,唐朝荣,李德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