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杀虫药剂对棉花苗蚜的田间防效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谦

作者: 张谦;王树林;李金霏;王燕;冯国艺;董明;林永增;梁青龙;祁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苗蚜;防治效果;替代药剂;轮换用药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22 年 61 卷 010 期

页码: 756-758,7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杀虫药剂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双丙环虫酯、噻虫嗪4种防治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在推荐用量范围内,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整体防效最好,表现出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4 d,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6.0、9.0、12.0 g a.i./hm2用量处理的卷叶株率低于防治指标,株高和棉苗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在推荐用量上限使用对苗蚜为害具有控制作用.[结论]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和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可在苗蚜防治中替代防效低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和氟啶虫酰胺选择高推荐用量,双丙环虫酯推荐用量6.0~9.0 g a.i./hm2,注意严格控制药剂使用剂量和合理轮换.

分类号: S482.3

  • 相关文献

[1]种子处理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效果及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张谦,王树林,祁虹,冯国艺,王燕,雷晓鹏,梁青龙,林永增. 2019

[2]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花苗蚜防治效果比较. 张谦,祁虹,王燕,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雷晓鹏,王树林. 2020

[3]防治白背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 薄仙萍,高聪芬,李淑勇,王彦华,余论,严鑫,沈晋良,杨峻,陶岭梅,刘学. 2008

[4]黄瓜病害控制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替代药剂评价. 宋卫国,李宝聚,叶志华,石延霞,朱春雨,吴新平. 2007

[5]自然天敌对苗蚜和伏蚜控制作用的定量分析. 于汉龙,门兴元,叶保华,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周仙红,张思聪,庄乾营. 2014

[6]棉花种质材料对苗期蚜虫的抗性鉴定. 吕丽敏,张帅,雒珺瑜,王春义,朱香镇,王丽,张利娟,李春花,崔金杰. 2017

[7]种子处理与药剂喷雾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比较. 赵鸣,薛超,王仲敏,王红艳,马惠,雒珺瑜. 2012

[8]金龟子绿僵菌与化学农药减量联用对棉花苗蚜的防控效果. 张谦,王燕,董明,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王树林,祁虹. 2023

[9]区域性农田景观格局对棉蚜种群数量的生态学效应. 张晴晴,卢增斌,李丽莉,关秀敏,欧阳芳,张永生,门兴元. 2018

[10]不同棉花品种在棉蚜胁迫下防御相关基因应答反应. 吕丽敏,王春义,雒珺瑜,崔金杰. 2013

[11]棉蚜棉铃虫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潘启明,吕菊英,张丽萍. 1991

[12]棉花3种抗逆相关基因对苗蚜为害的应答反应. 崔金杰,吕丽敏,王春义,雒珺瑜. 2012

[13]咪鲜·甲硫灵对水稻稻瘟病的室内抑菌活性和田间防治试验. 吴祥,吉沐祥,林永,邹华娇,陈源,赵来成,庄桂花. 2009

[14]两种生物药剂对辣椒蚜虫的防治对比研究. 王燕春,赵伟强,杨春喜,曲宝茹. 2015

[15]防治马铃薯枯萎病药效试验. 纳添仓. 2009

[16]不同药剂防治夏秋辣椒炭疽病药效试验. 张军,李桂莲,文林宏,刘阳,郭玉祥. 2009

[17]“灭蚕蝇”不同用法对柞蚕寄生蝇的防治效果. 余文中,岳宣,田应书,冯世华,王庆忠. 2013

[18]病虫兼治新药“蚜粉克星”在大麦上的应用研究.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19]几种生物杀虫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王家民,李广旭,杨华,柳凤敏. 2006

[20]25%毒死蜱微乳剂防治蔬菜田斜纹夜蛾药效试验. 李红阳,吴海涛,李慈厚,李洪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