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我国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甘元炜
作者: 甘元炜;冯小杰;李永华;杨璐;宁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Meta分析;玉米;产量;中低产田;逆境胁迫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2247-2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施用微生物肥料能促进玉米生长而提高产量,但其增产效应受到气候、土壤、栽培与水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定量分析微生物肥料施用对我国玉米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微生物肥料合理施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搜集2000年1月至2022年5月已发表的文献共38篇(244对产量数据),通过Meta分析量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的增产效应,以及在不同气候类型、土壤养分状况和种植管理条件下的产量效应差异;采用随机森林方法量化各因素对微生物肥料增产效果影响的重要性。【结果】施用微生物肥料使我国玉米平均增产13%,且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应(20%)优于单一菌剂产品。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含有芽孢杆菌或木霉菌的肥料处理玉米增产幅度达22%~29%;归属于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菌剂增产效应达到17%以上。温度较高或降雨较少时施用微生物肥料的玉米增产效应高于气温较低或降雨较多时,一般在年平均气温≤10℃和>10℃的区域,增产幅度分别为12%和15%;在年降雨量≤600 mm和>600 mm的区域,增产幅度分别为20%和11%。低产田玉米施用微生物肥料处理较对照可增产30%,而中产田和高产田增幅分别只有10%和9%。当施氮(N)量<100 kg/hm~2、磷(P2O5)或钾(K2O)投入<50 kg/hm~2时,施用微生物肥料的玉米增产幅度为16%~28%,而养分充足供应条件下的产量增幅仅为9%~10%。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施用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也相应提高,在种植密度≥80000株/hm~2时玉米增产77%,显著高于低密条件下的增幅9%~10%。随机森林结果显示,年均温度、种植密度、土壤pH、年均降雨量、施氮量、施磷量、土壤全氮、土壤速效钾、有机质等是影响微生物肥料增产效应的关键因素,其中年均温度则是影响微生物肥料增产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结论】施用微生物肥料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特别在玉米受到逆境胁迫时的增产效应更明显。在不同生态区域,选择含有芽孢杆菌或木霉菌复合菌剂的微生物肥料,适当提高玉米种植密度,可以充分挖掘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潜力。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赵霞,胡青妞. 2010
[2]氮磷配施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康永亮,田志浩. 2011
[3]吉林省中部中低产田玉米适宜施肥量研究. 刘剑钊,蔡红光,闫孝贡,任军. 2012
[4]瘠薄旱地玉米增产与培肥体系研究. 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 1993
[5]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 卢艳丽,白由路,王磊,王贺,杜君,王志勇. 2011
[6]磷钾肥运筹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江正发,姜涛. 2013
[7]间作修复对玉米镉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刘静,张祎,康凌云,杜连凤,赵会薇,闵欣月,邹国元,李顺江. 2022
[8]基于Meta分析构建抗玉米粗缩病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宝华宾,梁帅强,林峰. 2016
[9]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 董庆,王芳,王俊,张雪海,李廷春. 2021
[10]黑汁缘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 马洪英,靳力争. 2015
[11]化肥减施结合菌肥对寒地粳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李杰,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郑雨,李伟群. 2019
[12]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姬红利,陶秀花,虞金宝,陈超,罗云,张洋,李宝光. 2022
[13]施用微生物液体肥料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彭智平,杨少海,操君喜,张锦平,黄金文,黄玉莲. 2007
[14]种衣剂减量下增施菌剂和肥料对小麦光合、产量、蚜虫及白粉病防控的影响. 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张鸿. 2024
[15]微生物菌肥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孟阿静,马彦茹,杨新华,王新勇,葛春辉,孙九胜. 2014
[16]四川玉米生产的减灾技术对策. 黄宜祥,李远春,石永刚. 1995
[17]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Like对逆境胁迫响应的信号途径. 李慧聪,李国良,郭秀林. 2014
[18]玉米中RING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ZmGW2的表达分析. 刘方方,姜颖,曹言勇,景建洲,王利锋,李晶晶,王浩,李会勇. 2013
[19]非生物逆境胁迫下ZmCIPK10基因表达分析. 赵晋锋,余爱丽,王寒玉,杜艳伟,王高鸿,常海霞. 2011
[20]玉米ZmSAMS1基因在盐、干旱等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余爱丽,赵晋锋,王高鸿,杜艳伟,李颜方,张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可可毛色二孢菌全基因组非经典分泌蛋白的预测及致病相关性分析
作者:邢启凯;王欣芳;彭军波;张玮;燕继晔;李永华
关键词:可可毛色二孢菌;葡萄溃疡病;非经典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预测;功能分析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和后期展望
作者:周向阳;赵令卓;张晶;程国栋;邢丽玮;杨璐;吴建寨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价格;市场形势;展望
-
2023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和2024年展望
作者:周向阳;张晶;程国栋;迟亮;杨璐;沙德剑;边文波;吴建寨
关键词:马铃薯;市场形势;展望
-
硝铵供应比对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作者:张珊珊;张佳祺;李银水;代晶;顾炽明;杨璐;胡文诗;秦璐;廖星
关键词:油菜;硝铵比;硝态氮;光合能力;叶肉导度
-
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区试品种丰产适应性及抗稻瘟病性评价
作者:杨璐;杨峰;刘奇颀
关键词:水稻;区域试验;GGE双标图;稻瘟病抗性;品种评价;试点评价
-
不同含油量油菜品种的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效率特征
作者:胡文诗;李银水;赵曼利;张珊珊;顾炽明;代晶;李小勇;杨璐;秦璐;廖星
关键词:油菜;含油量;产量;养分积累量;养分利用效率
-
防治葡萄溃疡病的杀菌剂筛选与评价
作者:刘梅;金添;王慧;李永华;王训成;李兴红;燕继晔
关键词:葡萄溃疡病;可可毛色二孢;杀菌剂;室内生物活性;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