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毛色二孢菌全基因组非经典分泌蛋白的预测及致病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启凯

作者: 邢启凯;王欣芳;彭军波;张玮;燕继晔;李永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可可毛色二孢菌;葡萄溃疡病;非经典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预测;功能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24 年 54 卷 001 期

页码: 102-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500余种木本植物,危害严重.分泌蛋白在病原菌的侵入、扩展、定殖以及病害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经典分泌蛋白的研究较多,而对于非经典分泌蛋白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L.theobromae全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得到238个候选非经典分泌蛋白编码基因.基因功能预测及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碳硫裂解酶活性(Car-bon-sulfur lyase activity)通路中被富集.基于PHI-base病原-宿主互作数据库的注释信息,其中有15个非经典分泌蛋白编码基因可能参与了 L.theobromae的致病过程.ApoplastP软件预测结果显示,其中4个定位于植物细胞质外体,11个定位于植物细胞内.经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证实,这些候选关键非经典分泌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在葡萄枝条组织诱导条件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本研究结果,非经典分泌蛋白在葡萄—L.theobromae互作体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深入解析非经典分泌蛋白对L.theobromae致病力影响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2.44

  • 相关文献

[1]绵羊BTG1基因的半定量RT-PCR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菊,杜立新,李宏滨,魏彩虹. 2009

[2]甘蔗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蒋胜理,黄诚梅,邓智年,吴凯朝,徐林,陆珍,陈丽君,李秋凤,魏源文. 2017

[3]油茶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小玉,余凤玉,付登强,杨伟波,贾效成,陈良秋. 2019

[4]可可毛色二孢拮抗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刘双龙,杨德洁,牛晓庆,杨福孙,覃伟权. 2022

[5]一种新的槟榔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杨德洁,余凤玉,牛晓庆,宋薇薇,唐庆华,覃伟权. 2021

[6]可可毛色二孢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及分析. 邢启凯,李铃仙,曹阳,张玮,彭军波,燕继晔,李兴红. 2020

[7]防治葡萄溃疡病的杀菌剂筛选与评价. 刘梅,金添,王慧,李永华,王训成,李兴红,燕继晔. 2023

[8]葡萄VvSUC27基因的克隆及病原响应表达分析. 吴佳鸿,黄金宝,刘梅,彭军波,乔广行,邢启凯. 2021

[9]桂林地区葡萄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田间扩散动态研究. 娄兵海,陈爱军,白先进,李兴红,何建军,刘萍. 2015

[10]葡萄VvSUC1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上游调控因子鉴定. 吴佳鸿,邢启凯,周悦妍,白庆荣. 2023

[11]葡萄乙醛脱氢酶VvALDH10A9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邢启凯,燕继晔,张玮,刘梅,富春元,李兴红. 2017

[12]葡萄溃疡病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诱导产孢方法评价. 姚晟伟,谢悦,李兴红. 2011

[13]4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刘梅,张玮,宋雅琴,吴江,严红,李兴红. 2013

[14]中国葡萄主要品种对葡萄座腔菌的抗性评价. 张玮,姚晟伟,张国军,谢悦,李兴红,徐海英. 2017

[15]葡萄枝干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控策略. 王慧,李兴红,李永华,张玮,燕继晔. 2022

[16]25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抑制作用及其对葡萄适用性评价. 娄兵海,陈爱军,白先进,李兴红,张瑛,何建军,范七军. 2015

[17]葡萄VvERF655基因响应可可毛色二孢的表达模式及VvERF655与VvWRKY75的互作. 董梦迪,邢启凯,周悦妍,郜雨晴,张圆梦,韩彦卿. 2024

[18]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四). 夏彤,庞建国,于淑梅. 2002

[19]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esdC基因的功能分析. 刘荣,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5

[20]玉米淀粉合成酶SSⅡa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陈展宇,王阔,王晓梅,刘相国,崔喜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