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用莴苣品种适应性及适宜密度和栽培方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彦霞

作者: 马彦霞;王晓巍;张俊峰;张玉鑫;蒯佳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旱绿洲区;茎用莴苣;品比试验;适宜密度;栽培方式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6 年 13 期

页码: 36-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引进适合干旱绿洲区气候环境的茎用莴苣品种,寻求适合该地莴苣种植的最佳密度和栽培模式,于2015年在干旱绿洲区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进行了莴苣的品种适应性、适宜密度及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W4("14-Q64")的综合表现优于其它品种,种植后75d适收,肉质茎长棒形,茎皮最薄,茎肉最厚,商品率最高,单株质量较对照增加了4.56%。同一种植模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减小;同一种植密度,起垄栽培的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大于平畦栽培。综合分析表明,"14-Q64"适合在河西干旱绿洲区推广种植,且当地莴苣种植以起垄栽培、播种密度以株行距35cm×30cm为最佳。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茎用莴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雪珂,王启璋,田洁,杨世鹏,张广楠,钟启文,王丽慧. 2022

[2]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五十九)莴苣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王慧君,石延霞,钏锦霞,纪明山,李宝聚. 2013

[3]蛭石引发对高温下茎用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彦文,李明,姚东伟,朱月林. 2010

[4]基于转录组的茎用莴苣抽薹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武一,孙雪梅,杨世鹏,谭龙,王丽慧. 2024

[5]茎用莴苣肉质茎内绿色组织光合特性探析. 朱俊杰,王天顺,牙禹,廖洁,闫飞燕. 2021

[6]内蒙古后山旱农区马铃薯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研究. 赵沛义,妥德宝,段玉,弓钦,李焕春,于传宗. 2005

[7]玉米群体结构对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的反应. 李海燕,史振声,李凤海,吴玉群,杨翠翠,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朱敏. 2013

[8]玉米新品种临玉3号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张虎,张久刚,王建军,崔爱民,于金平. 2008

[9]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种植密度试验.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丁锐钦. 2011

[10]花生覆膜栽培适宜密度研究. 王海新,张宇,王慧新,蔡立夫,刘文静,孙鸿文,罗祥志,陆岩,吴占鹏. 2017

[11]播种密度对甘肃东部夏播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 2018

[12]鸡场夏季防控疾病的要点. 陈连颐. 2011

[13]正大12号玉米在宁夏灌区的适宜密度及产量潜力的探析. 薛国屏,樊明,柳伟祥,李晓慧. 2008

[14]密度在玉米高产中的应用“玉米大面积”课题1998年密度试验分析. 刘志全. 1999

[15]迟播干旱胁迫下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早熟小麦宁麦15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张鹏,王磊. 2012

[16]宁麦16小麦的肥料运筹技术和适宜种植密度.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杨学明,张鹏,王磊. 2011

[17]玉米鲁单50产量潜力、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的研究.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林. 2000

[18]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郑单5179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齐建双,夏来坤,马智艳,丁勇,李春盈,唐保军,张凤启,张君,穆心愿,赵发欣. 2022

[19]淮北地区玉米‘隆平206’适宜密度研究. 王世济,武文明,韩坤龙,陈洪俭. 2014

[20]不同栽培方式下“甬优8号”的产量表现与干物质积累特征.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