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立勇

作者: 谢立勇;马占云;韩雪;林而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O2浓度增高;温度增高;稻米品质;影响机理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09 年 40 卷 03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必然影响作物的生理代谢,并因此可能影响作物品质;CO2浓度增高也会引起大气温度同步增高。本试验旨在明确不同CO2浓度和温度水平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随CO2浓度和温度增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各指标均有下降趋势;蒸煮品质指标先上升,在CO2浓度为500mg·kg-1时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营养品质指标变化比较复杂,糖含量上升,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CO2浓度为500mg·kg-1时达到最大值。总体上,CO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稻米品质的负面影响更大,特别表现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方面。但在450~650mg·kg-1的处理区间,影响结果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CO2浓度和温度增高改变了水稻C、N代谢过程和籽粒的物理成分与化学组分;依据CO2与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机理,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可以提高和改进稻米品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产量生理对CO_2浓度与温度增高的响应. 谢立勇,林而达,马占云. 2007

[2]全生育期二氧化碳与温度处理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初报. 谢立勇,林而达,孙芳,赵海燕. 2006

[3]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作物影响研究方法(FACE)的问题与讨论. 谢立勇,马占云,高西宁,仝乘风,林而达. 2008

[4]植物混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袁扬,张锦华,王胤晨. 2017

[5]成本收益视角下蔬菜种植户肥料施用结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王亚坤,王慧军,杨振立. 2016

[6]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覃志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华俊,李文娟,赵书河. 2013

[7]小麦玉米复种区域高效用水技术模式采用机理分析——基于河北平原农户调研数据. 王桂荣,王慧军,张新仕,王晓夕,李敏,李英杰. 2017

[8]数字科技促进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刘国斌,于正伟,舒坤良. 2021

[9]不同锌添加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张亚男,武书庚,张海军,岳洪源,齐广海. 2012

[10]资本禀赋、政策机制对东北地区"旱改水"行为影响研究-基于黑龙江、辽宁两省调研数据. 张晶,王录安. 2024

[11]稻米品质的生态改良及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刘建,吴魁. 2002

[12]栽培技术对东北粳稻米米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禹尧,矫江,王连敏. 2009

[13]几种物质对稻米品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14]有机无机N不同配比与中粳稻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吴魁,徐少安. 2004

[15]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粳稻籽粒结实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顾俊荣,季红娟,韩立宇,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 2015

[16]氮肥水平对Y两优585稻米品质的影响. 张上都,伍祥,涂敏,石邦志,周乐良,陈文强. 2014

[17]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潘圣刚,王在满,罗锡文,田华,段美洋,唐湘如. 2013

[18]源库调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莫钊文,田华,聂俊,罗一鸣,段美洋,唐湘如. 2012

[19]第一讲 优质稻米概念及其评价. . 1999

[20]水稻贮藏蛋白质各组分在高温条件下的积累动态研究. 李阳生,邓用川,袁潜华,韦双双,翟金玲,罗越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