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明辉

作者: 董明辉;赵步洪;徐大勇;陈培峰;顾俊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粳稻;穗部性状;产量构成

期刊名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1671-4652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85-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江苏省近年来主要推广的17份粳稻品种为材料,分析其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17个粳稻品种各穗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85%~18.41%,其中二次枝梗数、总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是影响最终穗粒数的主要因素。2采用类平均法将17个粳稻品种分为3个类群,这3个类群在产量性状上的差异较大,以第I类群单穴产量最高,表现为每穗实粒数和单穗重高于Ⅱ、Ⅲ类群,而单穴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充实度则相反。3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总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总粒数、着粒密度与单穴有效穗、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每穗实粒数、单穗重、单穴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二次枝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穗部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汪波,魏亚凤,李波,薛亚光,刘建. 2020

[2]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吴茂力,池忠志,李旭毅,郑家国. 2012

[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英文). 吴茂力,池忠志,李旭毅,郑家国. 2012

[4]粳稻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王昕,代晓华,殷延勃,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5]粳稻穗部、叶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殷延勃,马洪文,王昕,武绍湖. 2009

[6]粳型两系杂交水稻株高、穗部性状与产量性状比较分析. 夏明,郑文贵,陈广红,王绍林,郑英杰,王莹,李林蔚,王彤,于亚辉. 2023

[7]采用穗部形态性状和SSR标记研究粳稻穗型分类. 袁守江,尹亮,孙伟,高洁,赵庆雷,陈峰. 2013

[8]稻米品质与水稻穗部性状的相关研究. 张秀茹,姜秀英,沈枫,商文奇. 2006

[9]粳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 代晓华,马洪文,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10]北方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关特性研究. 孙玉友. 2012

[11]江苏主推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产量优势分析. 曾生元,李闯,杜灿灿,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余波,姚维成,孙立亭,周义文,盛生兰,龚红兵. 2018

[12]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岳芳,王子臣,陈留根,周纪平,周炜,薛新红. 2009

[13]辽宁水稻穗型分类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徐正进,陈温福,韩勇,邵国军,张文忠,马殿荣. 2007

[14]辽宁省不同熟期水稻品种株型特征比较研究. 解文孝,吕军,韩勇,李建国,刘博,姜秀英,刘军,姚继攀,唐志强,蒋洪波. 2017

[15]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与穗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徐正进,邵国军,韩勇,张学军,全成哲,潘国君,陈温福. 2006

[16]辽宁省部分中熟水稻品种穗部性状与结实特性分析. 王昌华,徐正进,张燕之,李学军,郑文静,赵家铭. 2007

[17]协优57穗部性状及不同抽穗分蘖成穗规律分析. 罗志祥,阚画春. 1997

[18]水稻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相关分析. 王昌华,徐正进,夏永胜,张燕之,郑文静,王辉,赵家铭. 2007

[19]节水抗旱对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书强,周通,杜晓东,赵海新,杨丽敏,薛菁芳,蔡永盛. 2020

[20]幼穗分化期喷施细胞分裂素(CTK)对水稻穗部性状及株型性状的影响. 宫彦龙,雷月,夏原野,杜志敏,徐海.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