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球形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增效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龙苏

作者: 龙苏;李法峰;陈明;林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球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混合培养;nifAlacZ融合基合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1-2265/S

年卷期: 2000 年 14 卷 06 期

页码: 337-3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球形芽孢杆菌Bs7与巨大芽孢杆菌Bm1 0 1混合培养时具有固氮增效作用。稀释 40 0倍的巨大芽孢杆菌的无菌上清液与球形芽孢杆菌共培养 ,同样能增强后者的固氮活性。Bs7(pAB5 76 )在纯培养时的nifA表达活性为 6 849 5Miller单位 ,与巨大芽孢杆菌上清培养液进行混合培养时的表达活性为 75 0 0 4Miller单位。上述结果表明 :某些微量非碳源的活性分泌物和某些固氮调节基因可能在固氮增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在与水稻联合培养条件下 ,混合接种球形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固氮菌在水稻根表的定殖能力

分类号: Q94

  • 相关文献

[1]杀蚊球形芽孢杆菌BS10的质粒限制图谱. 韦北阳,范云六. 1989

[2]球形芽孢杆菌Bs-8093发酵上清液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作用. 周先治,张青文,朱育菁,林营志,刘波. 2006

[3]我国高效杀蚊球形芽孢杆菌BS1O的43kd毒素蛋白基因的定位. 刘阳,范云六. 1990

[4]高活性乳酸菌发酵剂培养条件优化及活性测定. 孙翠焕,冀宝营,王艳华,刘晓辉,席晓光,吴英春. 2006

[5]耐盐促生细菌Rs-198的鉴定及其与Rs-5混合培养研究. 吴忠红,马晶,王芸,杨良,娄恺. 2009

[6]瘤胃微生物生态研究方法评述. 淡瑞芳,张海涛,龙瑞军,鱼小军. 2007

[7]三种同型发酵乳酸菌混合培养的发酵特性及对黄曲霉抑菌作用的研究. 田亚东,邹旸,韩琳洁,刘正,郝东升,钟成,彭传文,范寰. 2019

[8]肽对体外混合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和生长影响的研究. 李琍,丁角立. 2000

[9]黄绿木霉菌等菌株混合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林志伟,浦子钢,孙冬梅,张红梅. 2009

[10]泡菜中两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混合培养初探. 刘孝永,裘纪莹,孙欣,周庆新,祝清俊,王未名,陈蕾蕾. 2012

[11]光合细菌与纳豆菌的混合培养及混合处理养殖水的研究. 唐婷,陈济琛,田燕丹,林新坚,邱宏端. 2015

[12]茄子3株内生细菌分别与青枯雷尔氏菌混合培养特性研究. 蓝江林,朱育菁,刘波,唐秋榕,郑雪芳,苏明星,史怀. 2012

[13]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混合培养及产物分析. 张帆,王建华,杨雅麟,滕达,刘立恒. 2007

[14]光合细菌混合培养条件的优化. 谭周进,刘勇,张松柏. 2010

[15]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及重新分离方法初探. 李翠,杨世发,林树乾,李桂明,赵增成,黄中利,傅剑,宋敏训,冯敏燕. 2016

[16]利用米根霉混合培养饲用布拉迪酵母BS-F1的研究. 李孝辉,付浩,吴杰,邓波. 2025

[17]碱性α-淀粉酶基因在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廖思明,王青艳,刘筱梦,黄日波. 2011

[18]大豆内生芽孢杆菌的分离和促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周怡,毛亮,张婷婷,程林梅,牛天贵. 2009

[19]蚯蚓粪和巨大芽孢杆菌互作对小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余小兰,李光义,邹雨坤,刘景坤,杨霞,王定美,李晓亮. 2020

[20]烟株根围土壤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解磷能力研究. 梁留阳,赵一通,张琳琳,康业斌,苗圃,赵世民,李淑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