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立佳

作者: 郭立佳;彭军;杨腊英;王国芬;梁昌聪;刘磊;黄俊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蕉;枯萎病;系统发育分析;致病性;尖孢镰刀菌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1 期

页码: 105-11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从表现枯萎病症状的大蕉球茎病组织中获得10株分离物,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将这些分离物鉴定为尖孢镰刀菌。利用分离物DJ1的rDNA-ITS区序列和IGS序列开展的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确定DJ1为尖孢镰刀菌。对不同香蕉品系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DJ1对粉蕉(Musa sp.ABB)的致病性最强,其次是特威(Musa sp. AAA)、巴西蕉(Musa sp.AAA)和泰蕉(Musa sp.AAA),对皇帝蕉(Musa sp.AA)的致病性较弱,根据DJ1的寄主范围确定DJ1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生理4号小种。对IGS序列的进一步比对分析表明DJ1不属于热带4号生理小种菌株。这些结果为大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分类号: S436.68

  • 相关文献

[1]尖孢镰刀菌SIX效应因子研究进展. 陈益文,彭存智,徐兵强. 2024

[2]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7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 杨焕青,王开运,范昆,林才华,段海明,原晓玲. 2008

[3]河北廊坊大豆枯萎病病原镰刀菌的分子鉴定. 刘佳,黄文坤,彭焕,房庆,彭德良,朱英波,孔令安. 2018

[4]丹参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缪作清,杨光,邵爱娟,黄璐琦,申业,王雪,陈美兰. 2013

[5]辣椒枯萎病的防控研究进展. 卯婷婷,莫维弟. 2019

[6]茄子枯萎病研究进展. 胡海娇,魏庆镇,王五宏,胡天华,毛伟海,朱琴妹,包崇来. 2018

[7]苦瓜枯萎病病原的鉴定及植株体内菌量测定. 苏明星,肖荣凤,朱育菁,黄素芳,刘波. 2010

[8]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室内鉴定方法. 仇存璞,张海洋,常淑娴,魏利斌,苗红梅. 2014

[9]与尖孢镰刀菌枯萎病相关的抑病型土壤研究进展. 乔帆,陈汉清,李恒,畅文军,曾会才. 2019

[10]香蕉枯萎病病原菌Six同源基因的鉴定. 郭立佳,杨腊英,彭军,王国芬,梁昌聪,刘磊,黄俊生. 2013

[11]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离体筛选. 丁丁,吕长平,王继华,崔光芬,吴学尉,张艺萍. 2011

[12]草莓枯萎病病原菌分离及13种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测定. 张荣,姜莉莉,蒋文鹏,王风超,武冲. 2024

[13]三株木霉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和机理研究. 沈海斌,王前程,陈捷,吴珏,杨学东,朱为民,张迎迎. 2023

[14]灰黄霉素对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刘芸,朱育菁,陈清西,李智聪,胡桂萍,于晓杰,刘波. 2011

[15]菜豆枯萎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 黄仲生,杨玉茹,岳彬. 1988

[16]甘蓝抗枯萎病基因的定位. 吕红豪,王晓武,康俊根,方智远,杨丽梅,张扬勇,刘玉梅,庄木,谢丙炎,刘博. 2013

[17]B96-II对3种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拮抗物质初步分析. 马利平,乔雄梧,高芬,郝变青. 2006

[18]瓜菜枯萎病及生防根际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杨凡,姜华艳,马凯,蔡毓新,常高正,史宣杰. 2024

[19]植物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机制研究现状. 梁丽琴,李健强,杨宇红,凌键,谢丙炎. 2014

[20]西瓜茬后种植稻麦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西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王夏雯,余翔,乔俊卿,吴绍军,孟佳丽,刘邮洲,姜若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