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18号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性与后臀发育关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航行

作者: 任航行;代蓉;张兴国;刘国庆;王新华;石国庆;刘守仁;桂东诚;吕高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绵羊;微卫星标记;Callipyge基因;后臀发育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06 年 28 卷 12 期

页码: 1525-15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绵羊18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可能与Callipyge基因连锁和有关的10个高度多态微卫星基因座(ILSTS54、TGLA337、HH47、TGLA122、BP33、OB2、BM3413、MCM38、MCMA26和CSSM18),分别对Dorset和Suffolk两个肉羊群体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同一微卫星基因座在Suffolk与Dorset群体间的群体遗传参数以及对同一性状的影响情况明显不同。Dorset群体中,等位基因个数为8~16个,杂合度为0.8370~0.9252,多态信息含量为0.8221~0.9167;而在Suffolk群体中相应参数分别为5~10,0.7603~0.8913与0.7176~0.8809。对10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臀宽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在Dorset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BM3413、MCMA26和CSSM18对臀宽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7个微卫星对后臀宽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Suffolk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TGLA122、BM3413、MCM38和CSSM18对绵羊臀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0.01),其余6个微卫星基因座对臀宽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导致新疆肉羊群体后臀肌过度发育可能是其他基因或QTL的作用。

分类号: S826

  • 相关文献

[1]绵羊微卫星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赵中利,胡明月,刘正喜,闫守庆,马惠海. 2020

[2]6个绵羊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侯冠彧,马月辉,王东劲. 2005

[3]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罗春彦,白锋,周喜荣,于丽娟,张恺,玛尔孜亚·亚森,阿米妮古丽·阿不力孜,纳扎开提·艾尼万尔,买坎·沙力,张艳花. 2024

[4]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10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 郎侠,郭健,刘建斌. 2010

[5]微卫星标记OarAE101和BM1329承五个绵羊品种中的初步研究. 储明星,程金华. 2001

[6]山东省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遗传多态性. 苑存忠,王建民,马月辉,曲绪仙,尚友国,张宁波. 2006

[7]山东省地方绵羊品种间表型与遗传关系分析. 苑存忠,马月辉,王建民,尚友国,张宁波,李建平. 2006

[8]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5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郎侠. 2010

[9]转基因克隆绵羊的亲子鉴定. 代蓉,周平,沈思军,甘尚权,李宁,刘守仁. 2010

[10]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四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杨燕,马月辉,吕慎金,张英汉. 2004

[11]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2]利用极端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 张强,姚国新,胡广隆,汤波,陈超,李自超. 2011

[13]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4]微卫星标记在草原红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阳,张嘉保,赵玉民,胡成华,杨国忠. 2004

[15]利用微卫星标记对羊进行亲子鉴定. 粟朝芝,韩雪. 2015

[16]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两个世代百宜黑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王文涛,阳光远,周时均. 2013

[17]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8]微卫星标记在鲟鱼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伟,孔杰,王霞. 2017

[19]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张明均,李辰琼,陈琴,钟理,杨春燕. 2011

[20]磁珠富集法开发长臀鮠微卫星分子标记. 孔杰,蒋晓红,周洲,张竹青,周路,李道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