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l3活化的麦秸活性炭对水中硝酸根的去除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际会

作者: 李际会;魏萍;李宝强;国金义;李静;杨宝山;宋吉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秸秆;活性炭;FeCl3活化;响应面回归;吸附硝酸根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24-2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获得硝酸根吸附能力高的麦秸活性炭,用FeCl3溶液作为活化剂,制得负载铁氧化物的麦秸活性炭,并利用响应面回归分析方法优化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炭化温度527℃、FeCl3添加质量比92.5%为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麦秸活性炭(FAC)吸附能力高于同温度下未添加FeCl3的麦秸生物炭(WBC)。FAC中铁元素含量、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大于WBC,其对N2的吸附等温线类型介于Ⅱ型与Ⅳ型之间。FAC孔隙中包含大量的缝形孔,且负载多种铁氧化物成分,饱和磁化强度为4.12 emu·g-1,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FAC的Langmuir氮最大吸附量为14.68 mg·g-1(以NO3-计为65.01 mg·g-1),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溶液中硝酸根的去除率随FAC量的增加可达90%左右,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AC可用于水体中硝酸根离子的吸附去除,且水体中应用磁选方式分离方便。该研究可为农业废弃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及水体中硝酸根的去除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X52

  • 相关文献

[1]添加CaCl_2制备的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 李际会,党彦学,朱明全,焦圣群,宋吉青. 2023

[2]河南省麦秸饲用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何文龙,冯长松,李绍钰,王二耀,王成章. 2013

[3]小麦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对产沼气的影响. 李娟,马忠明,王文丽,卢秉林,赵旭. 2012

[4]不同腐解剂对麦秸秆腐解的初步研究. 吴琴燕,陈宏州,杨敬辉,朱桂梅,潘以楼. 2010

[5]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王晓玥,蒋瑀霁,隋跃宇,孙波. 2012

[6]小麦秸秆高留茬情况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直播水稻田杂草的影响. 付佑胜,张凯,刘伟中,周长勇,曹凯歌,赵桂东. 2019

[7]复合微生物两步发酵提高小麦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 梁军锋,陈秀为,李野,张洪生. 2008

[8]侧耳属白腐菌对提高小麦秸秆饲用价值的作用研究. 张洪生,梁军锋,李野,陈秀为. 2008

[9]NaOH和NaHSO_3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梁仲燕,樊梦姣,孔颖,罗涛. 2016

[10]小麦玉米秸秆掺土还田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仵峰,张凯,宰松梅,王华震,赵璨. 2015

[11]NaOH和NaHSO3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梁仲燕,樊梦姣,孔颖,罗涛. 2016

[12]不同预处理条件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的影响. 刘丹娅,张文阳,张辉. 2008

[13]小麦秸秆替代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4]小麦秸秆复合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凡,米国全,唐艳领,史艳艳,牛莉莉,赵秀山,史宣杰,马凯,程雨彤. 2020

[15]小麦秸秆对杂草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魏守辉,张朝贤,朱文达,姜翠兰,陈景超,黄兆峰,黄红娟. 2019

[16]尾菜与小麦秸秆两级联合厌氧发酵工艺的研究. 马泓若,李强,王治业,陈龙,王强,季彬. 2019

[17]麦秸秆高留茬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付佑胜,刘伟中,张凯,曹凯歌,赵桂东. 2019

[18]白腐真菌利用小麦秸秆产漆酶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尚洁,王静,樊明. 2021

[19]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价北方7个品种小麦秸秆饲用价值及有效降解率模型预测. 程景,张丹丹,李博,靳光,王栋才,徐芳,孙锐锋,梁圆,张元庆. 2020

[20]施用小麦秸秆或其生物炭对烟田土壤理化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王毅,张俊清,况帅,管恩森,禚其翠,宋晓培,芦伟龙,王大海,刘跃东,张继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