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优势玉米品种引智创新及绿色控污增效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川

作者: 何川;唐明双;王颖;蒲全波;杨云;杨华;邱正高;郑祖平;况福虹;蔡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强优势;玉米品种;轮作培肥;秸秆还田;绿色控污

期刊名称: 耕作与栽培

ISSN: 1008-2239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3 期

页码: 127-130

摘要: 西南丘陵区普遍存在玉米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低、肥料综合利用率低、土壤健康状况下降、田间配置效率差、劳动力不足和机械化难度大等问题.利用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套作在产量、生物防控及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套作多熟-宽带宜机-轮作培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种植模式,包括选择强优势品种、机械配套、适墒早播、增密优配、化肥农药减施、玉米早播早收、大豆边际增优、秸秆还田等关键技术,建立"千亩示范区",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和通气透水性能,提高土壤有机质21.5%以上,减少化肥用量20%~30%,农药减量30%~35%,同时能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多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农业间套作模式,有力促进四川盆地土壤健康可持续耕种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侯燕,侯国佐. 2012

[2]强优势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24的选育(英文). 侯国佐,侯燕,何惠平,侯剑,王仙屏. 2015

[3]强优势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24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何惠平,侯剑,王仙屏. 2014

[4]安徽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强优势杂交种培育进展. 夏加发,李泽福,王守海,王德正,阮新民,倪大虎,杨联松. 2010

[5]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6]裉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唐秀芝,张维强. 2001

[7]适于滨海平原区种植的玉米品种筛选. 李辉,刘毅,孙彦铭. 2015

[8]不同玉米品种最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水平的研究. 郝春雷,孟繁盛,李艳红,边丽梅,郑伟,张丽妍,张昊,董喆. 2012

[9]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王菁菁,徐珊珊,赵静红. 2016

[10]江苏沿海地区25个鲜食玉米品种引种效果初报.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3

[11]玉米品种的耐瘠性研究. 霍可以,范成五,郑常祥,陈泽辉. 2007

[12]氮肥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茎叶含氮量的影响. 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13]高油、高淀粉玉米与不同杂优模式普通玉米油分和淀粉积累对比研究. 罗洋,金明华,苏义臣,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王青蓝. 2005

[14]玉米品种郑单958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罗洋,岳玉兰,郑金玉,郑洪兵,李伟堂,刘武仁. 2008

[15]2005-2007年辽宁省玉米区试品种抗病性分析. 薛春生,马昌广,常程,李必富,王作英,石桂双. 2008

[16]不同品种玉米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冒宇翔,薛林,陈中锦,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石明亮. 2013

[17]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 英敏,任洪,毕世敏,王良平,李星. 2010

[18]青海优异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刘晓春. 2015

[19]青海引进玉米品种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李三才. 2014

[20]早熟粮用玉米品种克单14选育及栽培技术. 贺晨邦,王敏,叶景秀,王国成.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