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平安

作者: 郑圣先;李学斌;聂军;易国英;袁迪仁;黄科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施肥;氮素;氨基酸;稻谷产量;养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6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79-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两系杂交早稻施N180kg/hm2,30%作穗肥、70%作基肥的稻谷产量最高,比施N180kg/hm210%作穗肥和施N120kg/hm230%作穗肥两个处理均增产6.2%。晚稻在施N210kg/hm2条件下,仍以30%作穗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3个施氮量平均,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氮肥利用效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与其他氮素穗肥比例处理比较,氮肥30%作穗肥、70%作基蘖肥的分配方案能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0.09~0.38个百分点,其中又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增加较多,赖氨酸次之;且稻米产量、总氨基酸积累量和必需氨基酸积累量分别增加5.4%~27.5%、5.4%~30.4%、15.1%~36.0%。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 2003

[2]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和养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段玉,国世佳,张君,汪锦星,安昊,梁俊梅. 2019

[3]氮磷钾肥丰缺对白菜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孙晓,姜学玲,张占田,王甜,杨剑超,张广和,崔玉明,崔荣宗. 2019

[4]不同施肥处理与间作形式对带田中玉米产量及氮营养状况的影响. 李文学,孙建好,李隆,张福锁. 2001

[5]艾纳香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对氮素营养的反应. 何元农,柴立,丁映,冼福荣,潘菊花. 2006

[6]桃氮素营养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李俊豪,解斌,李六林. 2020

[7]氮响应转录因子ZmNLP5影响玉米氨基酸代谢的研究. 葛敏,王元琮,宁丽华,周玲,梁帅强,邬义波,赵涵. 2024

[8]抹茶栽培研究进展. 姜艳艳. 2016

[9]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10]降雨量和氮素对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京考,卢静,谷思玉,龚振平,温延臣. 2011

[11]树品牌 创名牌 发展我国优质米产业. 蔡洪法. 1999

[12]我国单一作物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建设. 徐亲阳. 2003

[13]香稻专用肥对香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肖立中,潘圣刚,聂俊,唐湘如. 2015

[14]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钟旭华,黄农荣,吕国安. 2011

[15]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杨新春,袁钊和. 2001

[16]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对黄河三角洲新垦土壤肥力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赵庆雷,刘奇华,信彩云,边文范,李景岭,王瑜,陈峰,马加清,郑东峰. 2019

[17]40%氯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全年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 刘雪源,刘都才,魏昌贵. 2009

[18]在样板田上学习"矛盾论". 刘更另. 1965

[19]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川西平原区直播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朱从桦,潘世江,欧阳裕元,姜心禄,余俊奇,罗粞,郑家国,李旭毅. 2018

[20]稻鸭共栖雏鸭放养与稻谷产量的关系. 谷义成,陈铮,罗蜀农.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