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紫色甘薯品质特性和食味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巧玉

作者: 吴巧玉;何天久;邓仁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色甘薯;品质;感官评价;相关性分析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1-4

摘要: 为筛选出品质及风味佳的紫色甘薯,选取8种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为实验材料,测定理化特性、蒸煮后的感官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容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号’食味评分位列1位,干物率22.88%,淀粉16.86%,含量适中,可容性糖306.77 mg·g-1,适宜做鲜食型紫色甘薯推广;全粉加工型品种以高花青素含量、高干物率为主要筛选指标,‘日本紫罗兰’花青素含量为30.67 mg·100 g-1 FW位列第1,干物率31.01%,适宜做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品种推广。感官评价相关性分析得出整体口感与甜度、薯香味极显著相关。说明薯内糖分含量和薯香味是影响整体口感的重要因素。

分类号: TS215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优化小米馒头工艺及品质特性相关分析. 李少辉,赵巍,张爱霞,李朋亮,张佳丽,王运亭,孙立永,刘敬科. 2020

[2]泡椒牛皮感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敬,崔繁荣,叶治兵,孙宝忠,李海鹏,谢鹏,张松山,黄必志. 2016

[3]宁夏枸杞鲜果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婷,万世园,秦垦,刘俭,张波,何昕儒,段淋渊,戴国礼,田军. 2022

[4]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分析. 沈学善,屈会娟,王宏,都栩,王晓黎,黄静玮. 2018

[5]甘蔗品种对手工红糖品质的影响. . 2019

[6]岱瞿族大黄鱼质构特性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范正利,黄艳青,陈坚. 2023

[7]脱水蔬菜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进展. 孙小静,刘军,邹宇晓,廖森泰,刘凡. 2014

[8]不同解冻方式对驴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褚筱然,王海洁,杜鹏飞,柳尧波,王维婷,王守经,马艳丽,胡鹏,贺红军. 2024

[9]预处理对压差闪蒸干燥丰水梨脆片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唐璐璐,易建勇,毕金峰,侯旭杰,吴昕烨,周沫. 2016

[10]河北省主推中低筋小麦品种的馒头加工品质研究. 班进福,刘彦军,郭家宝,魏益民,张国丛,彭义峰,赵彦坤. 2016

[11]添加非肉蛋白对南京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黄春阳,王哲,王灵娟,张新笑,邹烨,王道营,徐为民,罗章. 2023

[12]重庆地区高香型花椒种质资源品质评价. 黄明,曾维友,张义刚,程玥晴,阚建全,彭先容,谢永红. 2023

[13]基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粳稻品质变化研究. 李佳,曹毅,赵旭,董梅. 2020

[14]施氮水平对旱塬覆沙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任静,刘小勇,韩富军,孔芬,李建明,彭海,李强. 2019

[15]广西大蒜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评价. 陈琴,张力,李洋,郭元元,宋焕忠,康德贤,黄皓,唐娟,周生茂,文俊丽,车江旅,陈振东. 2024

[16]风干牦牛肉感官剖面与营养品质特性研究. 高媛,孙宝忠,黄彩霞,郎玉苗,刘菲,王欢. 2013

[17]不同甘薯品种小象甲的危害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刘中华,邱思鑫,余华,李华伟,许泳清,邱永祥. 2016

[18]羊草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王建丽,庄煦,张冬梅,尤佳,牟林林,申忠宝,韩微波,邸桂俐. 2024

[19]不同包装方式对印度块菌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赵文锴,库小伟,傅文杰,金鑫. 2024

[20]江苏淮南麦区小麦品质特性与饼干品质的关系. 李曼,陆成彬,江伟,刘大同,朱冬梅,张晓.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