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套种苦荞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辉
作者: 刘辉;卢扬;冯月玲;叶夕苗;张叶;李飞;邓仁菊;张廷刚;王天顺;宋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套作;苦荞;土壤养分;土壤酶;土壤微生物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219-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分析马铃薯套种苦荞下不同时期土壤中的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态在苦荞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马铃薯净作区相比,马铃薯套种苦荞区的土壤pH值在苦荞各个生长时期整体均显著上升。在马铃薯净作区,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壤营养指标、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对于马铃薯套作苦荞区,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营养指标和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表明套作苦荞可显著缓解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的影响。在2020年,与净作区相比,马铃薯套作苦荞区在幼苗期的土壤全碳、速效磷含量显著下降,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在苦荞开花期,土壤全碳、全氮、全磷、碱解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则显著上升;在苦荞成熟期,土壤全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显著下降,全钾、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则无显著变化,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在苦荞幼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土壤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上升,其他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均不显著;2021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2020年一致。由结果可知,幼苗期的苦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部分碳肥、磷肥,开花期的苦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部分碳肥、氮肥、磷肥,成熟期的苦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部分碳肥、氮肥。但在上述3个时期,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提升可以促进有机质代谢,从而提升有机质含量。另一方面,马铃薯套作苦荞可以降低真菌总数、提升细菌总数,尤其是部分具有生防作用的放线菌总数。综上,苦荞套作模式可稳定土壤pH值,促进苦荞合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并提升有机质、钾肥含量,同时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降低病害发生率,以缓解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的影响,因而对马铃薯、苦荞而言均是有益的选择。
分类号: S532%S517
- 相关文献
[1]高粱生长及其土壤环境对不同培肥措施的响应. 董二伟,王成,丁玉川,王劲松,武爱莲,王立革,焦晓燕. 2017
[2]晋西北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土壤碳氮、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刘爽,王雅,刘兵兵,刘海龙,刘勇. 2019
[3]耕层重构对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王燕,张谦,王树林,韩硕,冯国艺,董明,钱玉源,祁虹. 2021
[4]紫云英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杜君,孙克刚,和爱玲,张运红,孙克振. 2015
[5]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对连作西洋参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舒秀丽,赵柳,孙学振,平华,潘立刚,王晶. 2011
[6]原烟中性致香成分与土壤养分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朱海滨,严君,董石飞,徐洁,周晓罡,刘志兵. 2013
[7]农业有机废弃物还田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李明德,刘琼峰,吴小丹. 2012
[8]轮套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谭雪莲,郭天文,张国宏,陈光荣. 2016
[9]菌糠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顾鑫,杨晓贺,高雪冬,丁俊杰. 2020
[10]连作芋艿套作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翰林,郑宪清,王一斐,何七勇,吕卫光. 2014
[11]稻草还田配施化肥与腐秆菌剂下的土壤微生物及有机碳组分特征. 魏赛金,李昆太,涂晓嵘,倪国荣,曾研华,潘晓华. 2012
[12]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13]氮素形态对甘薯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晓光,李洪民,张爱君,唐忠厚,魏猛. 2017
[14]沙化对玛曲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何芳兰,金红喜,王锁民,韩生慧,曾荣,马俊梅. 2016
[15]贺兰山西坡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特征. 秦燕,牛得草,康健,曹格图,张斯莲,傅华. 2012
[16]地表覆盖方式对陇东旱塬苹果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孙文泰,马明,刘兴禄,董铁,尹晓宁,牛军强. 2017
[17]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王宁,南宏宇,冯克云. 2020
[18]醋糟、粉煤灰对高粱苗期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高粱生长的影响. 范娜,白文斌,彭之东,李光,王慧贤. 2018
[19]糜子对铁矿复垦生土施肥的生物学响应. 王慧,李永山,董鹏,孙泰森. 2019
[20]河南省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对滴灌方式的响应. 朱晓艳,任萍,林同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芥菜SR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杨巍;赵丽芬;唐兵;周麟笔;杨娟;莫传园;张宝会;李飞;阮松林;邓英
关键词:芥菜;SRO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microRNA调控;蛋白互作;GO富集分析;进化分析;基因表达分析
-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作者: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彩色油菜种质;DW871
-
不同消毒液对寒地早粳稻花药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宇;姜新龙;姜玉伟;陆文静;刘辉;张献国;庞欢欢;张海建
关键词:消毒液;花药离体培养;水稻
-
紫云红芯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初探
作者:张廷刚;吴巧玉
关键词:红芯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组成和代谢组特征的影响
作者:王四新;季海峰;刘辉;张董燕;王晶;陈美霞
关键词:低蛋白质饲粮;育肥猪;益生菌;生长性能;粪便菌群;代谢组
-
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接种时序对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影响
作者:刘辉;张嘉璇;张碧颖;李进;周鹏辉;管雪强;石侃;刘树文
关键词:苹果酸-乳酸发酵;酒酒球菌;植物乳杆菌;共接种;葡萄酒香气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马铃薯酶促褐变评价
作者:陈明俊;罗小波;曹贞菊;尹旺;阳腾;舒启琼;张恒;李飞
关键词:马铃薯;酶促褐变;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