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期互花米草活性物质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缪伏荣

作者: 缪伏荣;岳稳;林平冬;林勤;刘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生长期;互花米草;对香豆酸;绿原酸;苜蓿素

期刊名称: 福建畜牧兽医

ISSN: 1003-4331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6 期

页码: 12-14,18

摘要: 采用LC/MS检测方法测定互花米草在不同生长期活性物质对香豆酸、绿原酸和苜蓿素的含量,为其开发利用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互花米草不同生长期对香豆酸、绿原酸和苜蓿素的含量不同,三者变化规律均为先升高后下降,到8月份对香豆酸、苜蓿素含量最高值分别为8.874μg/g、2.322μg/g;而绿原酸含量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为3.967μg/g,但与8月份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如果主要目的在于提取该三种活性物质,互花米草应在8月至9月采收。

分类号: S816.7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期互花米草的理化特性及厌氧发酵特性. 陈广银,郑正,常志州,罗艳. 2011

[2]亚麻籽中酚酸化合物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李群,胡晓军,许光映,高忠东. 2016

[3]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占今舜,詹康,陈小连,霍俊宏,赵国琦. 2018

[4]苜蓿素对脂多糖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占今舜,谷德平,胡利珍,钟小军,霍俊宏. 2018

[5]不同生长期的脱毒微型薯产量、性状试验研究. 周淑兰. 2009

[6]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颗粒特性及消化性比较. 宋哲,汪兰,何会,谢碧秀,刘佳群,孙智达. 2009

[7]洋常春藤皂苷类化合物代谢累积规律研究. 阮琴妹,曹雄军,李佳银,钟晓红. 2016

[8]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的凝胶特性、热重与核磁共振测定. 宋哲,汪兰,何会,谢碧秀,谢笔均,孙智达. 2009

[9]基于化学计量学的不同生境及生长期马蓝叶指纹图谱和化学特征研究. 陈莹,陈菁瑛,张武君,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 2022

[10]赤芝不同生长期的功效品质比较研究. 罗霞,曾瑾,喻春莲,何权,江南. 2010

[11]不同生长期木薯叶片的品质比较分析. 吴秋妃,王琴飞,徐缓,林立铭,李开绵,张振文. 2019

[12]不同菌株不同生长期灵芝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变化研究. 李强,陈祖琴,陈诚,熊川,李萍,黄文丽. 2017

[13]不同密植园金冠苹果光能利用率的初步探讨. 李丽,常立民,张艳茹. 1985

[14]生长期对金耳多糖结构特征及抗炎活性的影响. 刘利平,刘艳芳,孙浩雯,冯杰,杨林雷,曹瑶,李荣春,张劲松. 2024

[15]不同品系及生长期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变化研究. 陈莹,王文义,谌赛男,黄锦芳,张雪,吴水生,孙志蓉,陈菁瑛. 2021

[16]苦荞中黄酮微波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田世龙,张永茂,李守强,葛霞. 2008

[17]不同基因型对南阳牛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高雪,徐秀容,任红艳,张英汉,许尚忠. 2006

[18]东海、黄海不同生长时期鳀鱼的胃排空率. 孙耀,马志敏,刘勇,唐启升. 2006

[19]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验初报. 陈启康,沙文锋,顾拥建,戴晖,朱娟. 2007

[20]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控制措施. 林嵩.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