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方式对棉花赘芽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伟

作者: 刘伟;李志坤;马宗斌;严根土;李伶俐;朱 伟;汪 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施氮方式;赘芽;干物质积累;产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340

年卷期: 2016 年 05 期

页码: 587-592+6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施氮方式对棉花赘芽发育的影响,2014年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区大田条件下,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采用一年一熟地膜覆盖种植,施肥总量按照225 kg·hm-2,设计了4种施氮方式(底肥∶花铃肥∶盖顶肥)处理,分别是0∶0.4∶0.6(T1),0.2∶0.4∶0.4(T2),0.4∶0.4∶0.2(T3),0.6∶0.4∶0(T4),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棉花赘芽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品种不同器官赘芽数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叶枝>果枝>主茎,赘芽干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叶枝>主茎>果枝。棉花生育前期和后期赘芽发生较多,棉花生育中期赘芽发生较少。施氮方式对棉花赘芽发生有一定影响。总体上看,氮肥过度前移(T4)或过度后移(T1),均易导致棉花赘芽发生和生长量的增加,而T3施氮方式的赘芽发生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采用该施氮方式时,在大量开花结铃的生育中期,棉花叶面积指数(LAI)较大,单位叶面积承载的生殖器官较多,生殖器官干质量/营养器官干质量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的棉花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3>T2>T4>T1。T3处理的单株铃数、铃重、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比T4处理增加了7.79%,2.27%,10.23%和11.01%。因此,在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氮肥过度前移或后移,以及减少施氮次数均不利棉花赘芽的控制、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灌溉模式与施氮方式对北方粳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悦,吴周周,刘佳欣,周婵婵,王术,贾宝艳,黄元财,王岩,王韵,冯跃. 2023

[2]去赘芽和打边心对棉花源库活性的调节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伟,刘伟,徐凤丹,朱伟,马宗斌,严根土,李伶俐,汪敏. 2018

[3]打顶对棉花赘芽生长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 祁虹,王永强,赵俊丽,郭娴,王树林,张谦,冯国艺,林永增,张寒霜. 2014

[4]氮肥分施比例对黄河滩地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马宗斌,严根土,刘桂珍,黄群,李伶俐,朱伟. 2013

[5]氮肥施用量对棉花产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秦宇坤,李鹏程,郑苍松,孙淼,刘帅,严智泽,徐文修,董合林. 2018

[6]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阿丽艳·肉孜,郭仁松,杜强,武辉,张巨松. 2014

[7]氮肥运筹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胡国智,张炎,李青军,胡伟,孟凤轩,冯广平. 2011

[8]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对棉花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王文浩,王丹,宋贤鹏,马亚杰,马小艳,吴长才,杨君,马艳. 2023

[9]施氮量对黄河滩区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严根土,刘桂珍,黄群,李伶俐,朱伟. 2013

[10]不同密度下打顶方式对短季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樊海潮,赵中亭,李维江,代建龙,张冬梅,许向阳,张志恒,李顺,张桂花. 2020

[11]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品种吉优716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氮肥运筹的响应. 郑土英,刘立龙,赵荣德,徐世宏,江立庚*. 2013

[12]尿素配施硝化/脲酶抑制剂对春季和秋季马铃薯产量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黄强,郑顺林,郭函,龚静,熊湖,袁继超,胡建军. 2019

[13]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方式对大豆根瘤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姬月梅,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 2017

[14]施氮量和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陈书强. 2019

[15]晋稻8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于晓慧,王广元,李广信,梅青,王国鹏. 2012

[16]北疆氮肥运筹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跃,贾永红,于月华,张金汕,王润琪,李丹丹,石书兵. 2024

[17]不同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的影响. 吴爽,占新春,周桂香,张培江,徐继萍,张国良. 2006

[18]施氮方式对糯玉米鲜穗产量及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盛耀辉,马兴林,侯立白,田志国,黄长玲. 2006

[19]施氮方式对转基因棉花Bt蛋白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马宗斌,马宗斌,刘桂珍,严根土,邓士政,黄群,李伶俐,朱伟. 2013

[20]氮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周炜,王子臣,陈留根,朱普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