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耐涝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艳辉

作者: 孙艳辉;李啟萌;张利新;武婷婷;袁珊;孙石;陈庆山;韩天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耐涝;生理生化;分子机制;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67-3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涝害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逆境之一,研究大豆对渍涝的反应、了解其耐涝机理,对改良大豆品种的耐涝性和制定抗涝农艺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概括涝害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介绍大豆耐涝的鉴定方法,阐述大豆耐涝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对大豆耐涝品种选育进行总结,并对大豆作物耐涝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响应涝害bZIP基因Glyma04g04170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互作蛋白预测. 林延慧,唐力琼,徐靖,朱红林,王新华,王敏芬,徐冉,王效宁. 2020

[2]大豆耐涝研究进展. 汤复跃,梁江,陈渊. 2012

[3]大豆耐涝bZIP转录因子Glyma06g08390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林昊,徐靖,朱红林,唐力琼,林延慧,王效宁. 2022

[4]洋葱抽薹开花性状的研究进展. 陈微,李威亚,惠林冲,杨海峰,何林玉,潘美红. 2020

[5]植物响应亚适低温的生长发育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孙艳,蒲文宣,吴长征,黄平俊,孙铭雪,宋德安,刘来华. 2021

[6]油菜耐盐碱种质鉴定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高桂珍,翟云孤,张鲁斌,常金梅,罗海华,伍晓明. 2022

[7]巴旦杏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兰彦平,吐拉克孜,郭文英,顾万春. 2004

[8]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 张春宝,孙妍妍,赵丽梅. 2024

[9]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分子机制. 邱红梅,曹海峰,刘春燕,王家麟,陈立君,刘迎雪,郭强,胡国华,陈庆山. 2009

[10]大豆花色基因研究进展. 肖红艳,丁孝羊,韩德复,张春宝. 2023

[11]大豆抗豆卷叶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蔡昭艳,张志鹏,陈怀珠,杨守臻,唐向民,赖振光,孙祖东. 2015

[12]大豆对干旱胁迫生理生化的响应. 高中超,周宝库,张喜林. 2007

[13]干旱胁迫对不同生态型大豆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王燕平,王晓梅,侯国强,孙晓环,白艳凤,齐玉鑫,宗春美,徐德海,任海祥. 2014

[14]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 杨如萍,包振贤,陈光荣,王立明,张国宏. 2012

[15]新型调节剂对大豆生理生化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 宋柏权,冯乃杰,李建英,郑殿峰. 2006

[16]耐涝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9306的选育. 闫彩霞,李春娟,赵小波,王娟,孙全喜,苑翠玲,张浩,单世华. 2021

[17]转vgb基因油菜的耐涝性. 李培玉,张锐,孙国清,马林,薛计雄,林芹,郭三堆. 2014

[18]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耐涝性与养分吸收利用差异分析. 杨富强,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沈新莲,倪万潮,张香桂. 2015

[19]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4的选育. 孙以楚,杨炎生,王华忠,彭顺芬,马亚怀,汪继友,张文斌,李彦丽. 1993

[20]特用大粒大豆新品种绥农4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高陆思,曲梦楠,王金星,张维耀,付春旭,付亚书.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