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大青棵”现象遗传基础剖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丽君

作者: 曲丽君;张宏军;项超;王辉;夏加发;李泽福;高用明;石英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大青棵;抽穗期;感光性;QTL定位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3 年 27 卷 06 期

页码: 559-5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杂交稻的大青棵现象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大青棵产生的遗传基础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利用蜀恢527/辐恢838群体中的38个导入系为父本,以四个核心不育系II-32A、协青早A、冈46A和金23A为母本,构建4个测交群体。在合肥、杭州和广州3个晚稻环境下,对其进行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表型评价,结合基因型分析,利用单向(one-way ANOVA)和双向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检测与感光性相关的QTL及QTL间互作。表型分析表明,55个组合在合肥表现为大青棵,相比之下,这些组合在杭州和广州表现为正常抽穗,但抽穗期延迟。利用单向方差分析,在多个环境或者群体中检测到12个标记与感光性QTL紧密连锁。通过双向方差分析,共检测到31对感光性上位性QTL,其中4对在不同群体和环境下稳定表达。结合基因型分析和上位性分析,发现位点RM331-RM2、RM331-RM5346、RM3395-RM16和RM3325-RM53间互作是导致导入系WD57、WD71、WD77、WD78、WD80、WD85和WD88与4个不育系测交组合产生大青棵的主要遗传基础。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太湖流域晚粳品种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江玲,徐大勇,魏祥进,刘喜,卢百关,万建民. 2011

[2]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徐俊锋,魏祥进,江玲,陆广文,王洪俊,周振玲,万建民. 2010

[3]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抽穗期多样性的遗传分析. 魏祥进,徐俊锋,江玲,王洪俊,周振玲,翟虎渠,万建民. 2011

[4]我国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魏祥进,江玲,刘凯,徐大勇,翟虎渠,万建民. 2011

[5]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抽穗期多样性的遗传分析. 魏祥进,徐俊锋,江玲,王洪俊,周振玲,翟虎渠,万建民. 2012

[6]我国华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遗传分析. 魏祥进,江玲,徐俊锋,陆广文,王洪俊,王智权,翟虎渠,万建民. 2009

[7]弱感光型杂交稻吉丰优3550抽穗期性状QTL分析. 李彦婷,李金华,柳武革,付崇允,廖亦龙. 2016

[8]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重组自交系主茎叶片数的动态QTL分析. 杨占烈,邓国富,张迎信,王会民,翟荣荣,曹立勇,程式华. 2012

[9]利用水稻F_2群体对其抽穗期和株高的QTL定位. 侯磊磊,王付华,尹海庆,王生轩,陈献功,王越涛,孙建军,白涛. 2012

[10]基于染色体置换系的野生稻抽穗期及紫色性状QTL的鉴定. 李静,孙妍,齐兰,苏龙,丁膺宾,许睿,张莉珍,王艳艳,郑晓明,张丽芳,程云连,乔卫华,杨庆文. 2018

[11]利用InDel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籼稻中籼粳交杂株. 潘伟芹,马卉,许学,鲍翔宇,麦霄黎,林玲,吴爽,汪秀峰. 2023

[12]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陶爱林,周文华. 1997

[13]一个来源于隐性高秆水稻“02428h”的矮秆迟熟突变体“02428ha”. 王才林,赵凌,周寿芳. 2003

[14]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的光温特性研究. 赵国栋,涂建,卢义宣,罗友金,周世华,康平德,奎丽梅. 2006

[15]植物光敏色素的研究进展. 惠婕,杜静,黄丛林,吴忠义,张秀海. 2010

[16]利用海南自然条件鉴定山东种植水稻品种(系)的光温反应. 张士永,杨连群,宫德英,袁守江,姜明松. 2003

[17]杂交水稻亲本及其组合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邓华凤,李小林,邓伟,徐雨然,谷安宇,年伟,吕永刚. 2015

[18]国外油菜品种光温生态类型研究初报. 谢永俊,丁丽珍. 1993

[19]籼型三系杂交稻及亲本感光特性的研究. 朱雄涛,林伟峰,黄宝华,雷捷成. 2001

[20]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张云,赵国栋,涂建,刘晓利,黄平,谭春燕,卢义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