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大肥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琴

作者: 杨琴;杜双田;张桂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肥蘑菇;菌丝生长;环境因素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128-1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pH值、温度、光照条件、基质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的影响,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pH 4.5,5.0,5.5,…,8.5)、培养温度(4,8,12,…,32℃)、光照条件(连续黑暗、12h/12h光暗交替、持续光照)、基质含水量(45%,52%,59%,…,80%)对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适宜在中性偏酸环境下生长,pH为6.0~7.0时菌丝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速度和长势,6.81为其最佳pH值;大肥蘑菇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4~32℃,最佳温度为28.42℃,根据菌丝和培养温度的关系,可将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划分为中温偏高型;连续黑暗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这与该菌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活史相吻合;大肥蘑菇菌丝在基质含水量为66%,73%和80%时均能良好生长,以74.65%为其最佳值,当基质含水量<52%时菌丝不生长,最后萎缩。【结论】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培养阶段所需的最适pH值为6.81,最适温度为28.42℃,连续黑暗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最适基质含水量为74.65%。

分类号: S646.11

  • 相关文献

[1]环境因素对芸苔链格孢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明远,柯常取,曾丽. 1991

[2]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大肥蘑菇液体培养基. 杨琴,张桂香,杨建杰,王英利. 2017

[3]大肥蘑菇营养生理研究. 杨琴,杜双田,张桂香. 2012

[4]近10年鹿放牧生态研究进展. 侯扶江,安玉峰. 2000

[5]有机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韩焕勇,刘霞,余渝,陈波涛,王方永,陈兵. 2013

[6]影响恶性杂草谷莠种子萌发特性的环境因素研究. 周汉章,薄奎勇,赵宇,侯升林,王新玉,贾海燕,李顺国,吕芃,刘恩魁,宋银芳. 2012

[7]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陈宝瑞,朱玉霞,张宏斌,周磊,辛晓平. 2008

[8]影响农业科研院所的环境因素评析及优化要点. 姜夕泉,孙苏阳. 2004

[9]宁夏水稻香味的研究进展. 黄婷,惠建,吴瑞,刘俭. 2015

[10]环境因素对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徐菁,张明新,赵云辉,姜怀志,王春昕. 2019

[11]不同蚕品种吐平面丝的对比试验. 曾晓英,周顺珍,黄桂辉. 2007

[12]手术植入发射器对鱼类影响研究进展. 罗宏伟,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3

[13]牧草中脂肪酸及其影响因素. 孙晓青,毛祝新,傅华,黄德君,李倩. 2014

[14]环境条件对啮齿动物种群的影响. 黄彬,卫万荣,张灵菲,张燕堃,徐吉伟,杨国荣,张卫国. 2013

[15]根系分泌物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吴彩霞,傅华. 2009

[16]外源因子对植物叶片花色素的研究进展. 张霞,张大毛,张力,王香菲,熊兴耀,曹福祥,于晓英,李炎林. 2019

[17]环境及地理因素对中国枯叶蛾科昆虫β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金倩,张天芯,张智慧,王飞飞,王夏雯,王信海,张爱兵. 2019

[18]环境因素引起的哺乳动物跨代DNA甲基化修饰现象. 甘麦邻,杨大洪,谭娅,杨琼,蒲红州,张顺华,朱砺. 2017

[19]草莓组培苗驯化技术研究. 王禹. 2021

[20]甲壳动物争斗行为研究进展. 王芳,刘晶晶,刘大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