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天蛾江苏种群滞育期间营养物质及激素变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明明

作者: 郭明明;陆明星;赵雪君;李晓峰;陈凤;樊继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天蛾;种群;滞育时期;营养物质;激素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21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滞育前后体内可溶性蛋白、糖类、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及滞育激素的变化规律,探索豆天蛾滞育的生理调控机制。【方法】以豆天蛾江苏种群的老熟幼虫作为供试虫源,分别在滞育前期、滞育期和滞育解除后3个不同时期测定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糖类、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及滞育相关激素水平。【结果】随着豆天蛾滞育进程推进,体内糖原含量不断降低,在滞育解除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豆天蛾体内的单糖和可溶性蛋白及脂肪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在滞育期降到最低,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滞育前期、滞育期和滞育解除后3个不同时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滞育解除后,豆天蛾体内的脂肪酸中的棕榈酸和豆蔻酸含量增长速率最快,亚麻酸和棕榈酸含量最高,均超过9000μg/g。此外,豆天蛾体内保幼激素(JH)和蜕皮激素(MH)在不同滞育时期也有一定变化,随着滞育进程的推进,JH滴度逐渐降低,而MH滴度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豆天蛾滞育形成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MH大量增加,同时JH合成减少;滞育解除后,豆天蛾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含量也随之升高,MH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豆天蛾完成蜕皮,顺利进入下一个虫态提供了良好基础。

分类号: S899.9

  • 相关文献

[1]豆天蛾普通种群和黄色种群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郭明明,陆明星,李晓峰,赵雪君,邓盼,樊继伟. 2022

[2]豆天蛾幼虫养殖现状与展望. 孙中伟,樊继伟,王康君,李强,郭明明,张广旭,陈凤. 2019

[3]低温处理对豆天蛾幼虫越冬以及化蛹的影响. 肖婷,郭建,陈宏州,吴琴燕,朱桂梅,杨敬辉,潘以楼. 2010

[4]豆天蛾连云港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樊继伟,孙中伟,李强,王康君,张广旭,赵雪君,陈凤,郭明明. 2019

[5]青虫菌6号液剂防治豆天蛾的研究1、应用青虫菌6号液剂防治豆天蛾大面积试验. 吴汝麒,张跃霞,周健. 1988

[6]豆天蛾滞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郭明明,李晓峰,樊继伟,邓盼,陈凤. 2021

[7]挂卵密度对豆天蛾幼虫生长发育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李晓峰,郭明明,李大维,邓盼,李俊领,陈凤. 2022

[8]豆天蛾越冬幼虫滞育解除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郭明明,李晓峰,邓盼,李大维,李俊领,樊继伟,陈凤. 2021

[9]温度对豆天蛾发育历期及取食量的影响. 冯雨艳,马光昌,金启安,吕宝乾,彭正强,金涛,温海波. 2014

[10]豆天蛾海南种群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生命表. 冯雨艳,马光昌,金启安,吕宝乾,彭正强,金涛,温海波. 2014

[11]豆天蛾2个种群生命表参数比较. 冯雨艳,马光昌,吕宝乾,金启安,彭正强,王晓妮,金涛,温海坡. 2014

[12]豆天蛾不同地理种群若干生物学特征的比较. 李晓峰,陈凤,邓盼,李俊领,樊继伟,郭明明. 2022

[13]滞育时间对豆天蛾幼虫营养成分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钱蕾,秦毅,张佳,李宗男,邓盼,周刚,李情怡,廖怀建. 2024

[14]四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田间防效. 李晓峰,樊继伟,李克斌,尹娇,郭明明. 2023

[15]光周期对豆天蛾滞育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郭明明,李晓峰,赵雪君,陆明星,樊继伟. 2023

[16]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李晓峰,郭明明,樊继伟. 2024

[17]江苏稻田蜘蛛种群及优势种调查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李慈厚,顾慧玲. 2010

[18]柑桔害虫种群的演变及对策. 陈卫民. 1997

[19]贵州辣椒疫霉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陈小均,吴石平,谭清群,何海永,杨学辉. 2014

[20]紫茎泽兰对四川省凉山州共生植物种间联结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刘海,杜如万,王勇,陈玉蓝,吴叶宽,袁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