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各部位磷脂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舟

作者: 邹舟;王琦;于刚;张维农;王海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鲢鱼;磷脂;薄层层析;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24 期

页码: 105-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Bligh-Dyer法、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比较鲢鱼头部、眼部、背肌、腹肌、内脏、尾部的磷脂含量与组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鲢鱼各部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各部位磷脂种类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elserine,PS)及一未知组分,鲢鱼各部位的PE、PC明显高于其他磷脂组分。鱼头磷脂中饱和脂肪酸的总量最高,其次是内脏中含量,鱼眼中含量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在鱼头中最丰富,明显高于背肌、鱼眼、腹肌、鱼尾,后三者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内脏中含量最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鱼眼中最多,与腹肌、鱼尾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都在49%以上,但明显高于鱼头、背肌内脏中的含量。各部位间内脏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其次是鱼眼。鱼眼磷脂中C22∶6的含量最丰富,C20∶5在内脏磷脂中含量最多。

分类号: TS254.1

  • 相关文献

[1]太平洋真鳕鱼卵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陈京美,刘小芳,冷凯良,高华,苗钧魁,王松. 2016

[2]鲢鱼鱼精蛋白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刘光宪,祝水兰,何家林,周巾英,冯健雄. 2017

[3]鲢鱼体内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产生机理初探. 杨玉平,熊光权,程薇,王易芬,李小定,廖涛,乔宇,耿胜荣,李新,林若泰,吴文锦. 2010

[4]密云水库鲢鱼、鳙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贾成霞,曲疆奇,李永刚,胡庆杰,刘盼,杨慕,张清靖. 2019

[5]几种食品辅料抑制鲢鱼组织蛋白酶B、L、H参与鱼糜凝胶软化的研究. 刘欢,马兵,宋怿,马长伟. 2010

[6]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毒性. 傅建炜,史梦竹,李建宇,游泳,魏辉. 2013

[7]太湖鲢鱼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 王茂元,杨弘,邹芝英,李大宇,祝璟琳,肖炜. 2009

[8]不同地区鲢鱼人工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张德春,张锡元,杨代淑,邓凤姣,余来宁,方耀林. 2000

[9]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 傅建炜,李建宇,史梦竹,游泳,魏辉. 2013

[10]凤眼莲、水花生、鲢鱼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及氮、磷的去除作用. 张伟,韩士群,郭起金. 2012

[11]使它隆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 史梦竹,傅建炜,李建宇,郑丽祯,游泳,魏辉. 2013

[12]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鲢鱼渔业生物学研究. 刘永,董崇智. 2002

[13]电子束辐照的熟制鲢鱼块贮藏品质分析. 李美锦,黄佳珺,陈亚楠,蔡俊,李海蓝,鉏晓艳. 2023

[14]长江水系钱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张四明,邓怀. 2001

[15]黑龙江绥滨江段鲢鱼渔业生物学研究. 司凤云,董崇智,赵春刚,杨丽萍. 2002

[16]露斯塔野鲮(Labco rohita)胚胎发育与水温的关系. 谢刚,刘家照,林礼堂,钟海浪. 1985

[17]铁钉菜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欧阳桐娇,郑怡,刘艳如,林勇,郭文杰,江枝和. 2007

[18]日本凹顶藻的活性物质对姬松茸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林勇,郑怡,林新坚. 2006

[19]鹿茸有效成分的研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金顺丹,郑敏芝. 1981

[20]鸭舌草代谢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周勇军,董乃源,王庆钰,余柳青.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