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组合玮两优1273在邵武市烟后秋制高产制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建兵
作者: 周建兵;汤国平;王忠华;蒋琦;李向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玮两优1273;烟后;秋制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22 年 37 卷 004 期
页码: 105-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介绍了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玮两优1273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在福建省邵武市烟后秋制高产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1.03%S339
- 相关文献
[1]水稻中优9号秋制高产制种技术. 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吴荣梁,孔宪琴,张克勤. 2010
[2]高蛋白优质杂交水稻中优161秋制高产技术. 张克勤,吴荣梁,冯玉强,毛一剑,张小惠,李春生. 2011
[3]秋制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的孵化率调查. 于少芳,王红芬,邵云华,祝新荣. 2020
[4]两系杂交籼稻云光15号秋繁制种高产技术研究. 涂建,卢义宣,罗友金,刘晓利,奎丽梅,徐开荣. 2004
[5]中9优1176亲本特征特性及秋制技术. 李春生,张小惠,叶元林,吴桂生. 2006
[6]国稻1号秋制高产技术总结. 钟家富,徐顺辉,张春,李春生,熊伟,张小惠. 2005
[7]中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136高产栽培技术. 姜萍,杨占烈. 2013
[8]福建省杂交水稻选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庭旭,郑家团,游晴如,杨东,张水金,董瑞霞,涂诗航,周鹏. 2012
[9]优质高产杂交稻‘Q优1号’在越南的引种表现与栽培. 雷杨,黄中伦,樊恩达. 2012
[10]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85. 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潘建慧,郭慧. 2012
[11]从贵州省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看粮食安全. 黄宗洪. 2007
[12]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13]杂交水稻Q2优3号高产制种技术. 周堂琴,钟光伦,蔡成雄. 2012
[14]播期和栽插密度对Ⅱ优084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胡春明,盛生兰,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08
[15]杂交水稻钾素营养剖析研究. 王家玉. 1991
[16]超高产杂交优质稻F优3号. 钟光伦,蔡成雄,周堂琴,蒋长春. 2012
[17]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569高产制种技术. 梁自顺,张上都,伍祥,彭菊,石邦志,陈文强,周乐良. 2015
[18]镇恢084系列杂交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周义文,盛生兰,龚红兵,张继本,胡春明,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王克明. 2005
[19]可溶性寡糖和小分子的热激蛋白与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发芽能力及种子活力相关. 朱丽伟,曹栋栋,付玉营,胡琦娟,利站,关亚静,胡伟民,胡晋. 2016
[20]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初报. 杨勋毅,李祖清,刘浩,方绪池,熊胜,蒋伟,杨惊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衣壳蛋白潜在乙酰化位点在马铃薯Y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姬丽云;魏新钰;周令希;王凤龙;田延平;李向东
关键词:
-
融合多尺度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油菜倒伏分类
作者:郑权;乔江伟;李婕;秦涛;涂静敏;李礼;蒋琦
关键词:遥感;农作物;分类;无人机遥感影像;倒伏识别;深度学习
-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方保停;李友军;闫广轩;李向东;任开明;胡川;周起辉;董誓言;赵凯男;黄明;程红建
关键词:耕作方式;旱地麦-玉轮作;小麦;氮素利用;硝态氮残留
-
不同头季施氮水平下菌根共生稻的再生能力与产量形成特征
作者:何颖;韩瑞才;杨宙;朱珊;汤国平;黄仁良;胡水秀
关键词:菌根共生稻;施氮水平;再生力;产量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水稻泛素连接酶D3与抗病相关蛋白VOZ2的互作分析
作者:罗英杰;崔维军;王忠华;吴月燕;林宏友;周洁;严成其;王栩鸣
关键词:水稻;泛素连接酶D3;维管植物单锌指蛋白VOZ2;蛋白互作;酵母双杂交;亚细胞共定位
-
施氮对郑麦366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素瑜;岳俊芹;李向东;靳海洋;任德超;杨明达;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时艳华;秦峰;程红建
关键词:小麦;氮肥;光合速率;产量;氮肥偏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