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核糖体18S和ITS2序列克隆及进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楠冰

作者: 史楠冰;赵文;刘卫东;魏杰;安浩;季世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藏拟溞;18S rDNA;ITS2;遗传距离;进化分析

期刊名称: 生物学杂志

ISSN: 2095-1736

年卷期: 2018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37-4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PCR反应扩增出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核糖体18S和转录间隔区II (ITS2)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获得其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西藏拟溞分类进化地位。西藏拟溞18S rDNA序列长2296 bp,A、T(U)、G、C含量分别为21.2%、24.4%、29.8%和24.6%; ITS2序列长度平均为1229 bp,A、T(U)、G、C含量平均为28.3%、23.5%、25.5%及22.7%。采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18S rDNA系统进化树显示,西藏拟溞D.tibetana和方角拟溞D.quadrangula亲缘关系最近,在进化树上聚集在同一分支;和溞属的大型溞Daphnia magna在不同分支上,该结果再次证明了西藏拟溞在分类上应归属于拟溞属。与18S rDNA相比,西藏拟溞ITS2序列存在个体间碱基及长度差异,与同科异属物种之间差异更大。获得的西藏拟溞18S rDNA、ITS2序列,为该种进一步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分类号: Q953

  • 相关文献

[1]动物脂肪酶基因超家族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周国彬,宋亚攀. 2013

[2]四种璃眼蜱ITS2基因的序列分析. 张艳艳,刘继荣,薄新文,王开胜,王光雷. 2012

[3]基于rDNAITS1和ITS2序列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分子鉴定. 林克剑,韩兰芝,侯茂林. 2009

[4]基于rDNA ITSl和ITS2序列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分子鉴定. 林克剑,韩兰芝,侯茂林. 2009

[5]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山东梨园新成灾害螨柑橘全爪螨的鉴定. 陈涛,刘永杰,李波,门兴元,尹淑艳. 2023

[6]基于ITS2和SNP技术鉴定浙江铁皮石斛的初步研究. 陈文强,汪小福,陈笑芸,彭城,徐俊锋,蔡健. 2021

[7]基于rDNA ITS1和ITS2序列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分子鉴定. 林克剑,韩兰芝,侯茂林. 2009

[8]椰心叶甲ITS、5.8S rDNA序列分析. 黄华平,杨腊英,程子路,黄俊生. 2006

[9]DNA条形码(ITS2)在葫芦科鉴定中应用价值的评估. 刘镛,姚辉,陈振东,吴耀生,徐鹏,蒋东. 2012

[10]鲫复合种隐性感染洪湖碘泡虫调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立军,周庆杰,曹泽艺,陈凯,谢骏,习丙文. 2024

[11]裸子植物DNA条形码ITS2高通用性引物的筛选(英文). 李燕,吴丁,高连明. 2013

[12]我国三省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的变异分析. 杨俊克,贾万忠,景涛,田广孚,程晓红. 2004

[13]乌头属植物ITS条形码的序列及结构特征研究. 覃瑞,张丹丹,刘虹,吴智华,张婧捷,韩迪,王靖. 2019

[14]山葡萄种质资源DNA条形码通用序列的筛选. 宋慧芳,刘海双,杨义明,范书田,李昌禹,艾军. 2017

[15]超微破壁饮片DNA条形码基原物种追溯. 向丽,汤欢,成金乐,陈一龙,邓雯. 2015

[16]凉茶药材布渣叶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 汤欢,师玉华,屠鹏飞,郑希龙,孙伟. 2015

[17]稻螟赤眼蜂rDNA特异引物设计及诊断引物在赤眼蜂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郭震,阮长春,臧连生,张帆,靳锋云. 2012

[18]太平洋牡蛎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子和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英文). 孔晓瑜,张留所,喻子牛,刘亚军,王清印. 2002

[19]一株高产糖化酶生产菌的筛选与鉴定. 张文丽,于寒松,朴春红,王舒婷,胡耀辉. 2013

[20]大西洋鲑源尾孢虫的形态观察与分子鉴定. 王荻,孙伟,陆绍霞,李绍戊,曹永生,卢彤岩,刘红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