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花茶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寄主抗性评价(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玲

作者: 黄思良;岑贞陆;黄连冬;刘宇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花茶;病原鉴定;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寄主;抗性评价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8161

年卷期: 2009 年 40 卷 08 期

页码: 48-53

摘要: 于2003年首次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金花茶炭疽病,并从病叶上分离出金花茶炭疽菌;根据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株形态观察结果,将其鉴定为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由该菌引起的金花茶炭疽病在广西属首次报道。为了寻找炭疽病的抗源,通过测定13种金花茶和3种山茶对金花茶炭疽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C.chrysantha var.phaeopubisperma S.Y.Liang et Z.H.Tang)、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 Chang)、多瓣金花茶(C.multipetala S.Y.Liang et C.Z.Deng)、小花金花茶(C.micrantha S.Y.Liang et C.Y.Zhong)、顶生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 var.terninalis(Liang et su)S.Y.Liang)5个种或变种表现抗病反应;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 Hu et T.C.Huang)、红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inn)的红露珍品种、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以及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ex Sealy)对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表现为免疫反应,这些抗性材料将为金花茶的种质改良提供优质抗源。

分类号: S436.8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金花茶对炭疽病的自然抗性评价. 周主贵,黄昌艳,王晓国,黄展文,邓杰玲,卜朝阳,黄思良,林善海. 2019

[2]金花茶种苗繁育与栽培管理研究进展.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邓巧勤. 2018

[3]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刘保财,陈菁瑛. 2018

[4]不同遮阴栽培对金花茶叶片生理和药用品质的影响. 张武君,刘保财,陈菁瑛,赵云青,黄颖桢,陈学圣. 2019

[5]金花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 2020

[6]金花茶扦插关键技术. 黄昌艳,周主贵,王晓国,邓杰玲,李先民,卜朝阳. 2018

[7]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张佩霞,于波,邹春萍,黄丽丽,赵超艺,孙映波. 2019

[8]金花茶种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周主贵,王晓国,卢家仕,关世凯,卜朝阳. 2016

[9]金花茶与其伴生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熊忠臣,骆文华,王满莲,王代容,文香英. 2012

[10]不同生根剂和基质对金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卜朝阳,王晓国,邓杰玲,闫海霞,周主贵. 2018

[11]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物理特性. 吴儒华,何全光,杨泉光,潘鸿,张娥珍,黄瑞斌,杨海娟,张洪,潘子来. 2018

[12]金花茶2种体胚发育途径蛋白表达的双向电泳分析. 杨旸,邓素芳,赖钟雄. 2011

[13]高温胁迫对金花茶耐热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武君,邹福贤,陈菁瑛,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 2017

[14]广西金花茶根系丛枝菌根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许诗萍,高日芳,张金莲,宋娟,李冬萍,何苑皞,曾诗媛,陈廷速. 2024

[15]金花茶花粉离体萌发及低温处理探究. 张佩霞,于波,陈金峰,赵超艺,邹春萍,孙映波. 2016

[16]3种金花茶花芽分化进程及形态学特征比较. 喇燕菲,肖丽梅,黄涵,张进忠,孙明艳,王翊. 2021

[17]基于MaxEnt模型的橡胶林下金花茶套种适宜区研究. 郭龙源,杨思思,李茜,丁泽,云挺,安锋. 2024

[18]金花茶1年多次抽梢栽培技术研究. 阮经宙,王珂,阮俊翔,吴承芳,覃楠,包亚萍,符笋. 2023

[19]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武君,赵云青,刘保财,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 2018

[20]金花茶花丝愈伤组织培养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于波,朱玉,袁霖,黄丽丽,张佩霞,邹春萍,孙映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