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与挥发性化合物的表征(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美娟

作者: 于美娟;谭欢;何双;杨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龙虾;高通量测序;气相-质谱分析技术;微生物群落结构;挥发性化合物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21 年 03 期

页码: 42-50

摘要: 为破解常温贮藏风味小龙虾易腐败变质的难题,该文应用高通量测序和气相-质谱分析技术(SPME-GC-MS)揭示风味小龙虾在正常和腐败时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特征。结果表明:从微生物群落结构来分析,冷藏鲜虾HNA组以嗜水气单胞菌属(57%)、巨形球菌属(7.7%)、弧菌属(6.6%)、不动杆菌属(5%)、柠檬酸杆菌属(4.9%)、肠杆菌属(1.49%)为主;经过卤制冷藏的HND组以葡萄球菌属(17.04%)、气球菌属(4.46%)、黄单胞菌属(4.16%)、明串球菌(4.62%)、肠球菌属(2.77%)等为主;随着样品腐败变质,腐败组HNE和HNC的细菌多样性减少,优势腐败菌快速生长,且以肠球菌属、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明串球菌属、魏斯氏菌属为主。从挥发性化合物成分来分析,未腐败组HNA和HND以烷烃类、醛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而腐败组HNE和HNC以醇类、酸类、含苯化合物、萜类、含N及含S化合物和醚类化合物为主,这说明随着样品腐败变质,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发生了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和杆菌属与醇类、酸类、含苯类、萜类、醚类、含N及含S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单胞菌属、巨形球菌属、不动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和弧菌与烷烃类和酯类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明串球菌与醇类呈显著正相关。总之,通过高通量测序和气相-质谱分析技术鉴定出的优势腐败菌和挥发性化合物可为常温储藏熟制风味小龙虾提供理论指导。

分类号: TS254.7`O657.63

  • 相关文献

[1]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对高级醇的影响. 孙乐平,张伟,徐嘉良,刘敬科,邢旋,任清. 2020

[2]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孙孟琪,刘浩然,刘小丹,王洪君,王楠,高阳,栾天浩,王立春,陈宝玉. 2021

[3]连作对设施辣椒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童芳,李屹,陈来生,韩睿. 2023

[4]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对长期施肥及作物的响应. 丁建莉,姜昕,关大伟,马鸣超,赵百锁,周宝库,曹凤明,李力,李俊. 2016

[5]聚丙烯酰胺和生物炭共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理化因子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卉鑫,马鑫,张瑞喜,张永虎,唐海涛. 2023

[6]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不同窖龄窖泥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张应刚,邓宇. 2019

[7]高通量测序与传统纯培养方法在牡蛎微生物群落分析中的应用对比. 曹荣,张井,孟辉辉,赵玲,刘淇. 2016

[8]"稻-虾-草-鹅"周年高效循环种养模式关键技术. 杨代凤,董明辉,顾俊荣,钱辉. 2019

[9]常用农药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影响浅析. 熊战之,陈香华. 2019

[10]潜江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余锦平,宰吾,刘翠君,陈杰,叶崇文. 2018

[11]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赵书军,贾平安,何节红,谢雪萍,刘荣. 2019

[12]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市场消费特征及营销策略研究. 侯子楠,李显显,高超. 2019

[13]池塘小龙虾与草鱼鱼种轮养技术. 邓鑫,李正荣. 2017

[14]响应面法优化小龙虾超声波辅助腌制工艺. 孔金花,葛庆丰,诸永志,卞欢,闫征,徐为民,王德宝. 2021

[15]稻田虾、鳝养殖技术. 李双喜,周文宗,郑宪清,吕巍巍,吕卫光. 2021

[16]我国小龙虾质量安全标准的现状分析. 夏珍珍,张隽娴,周有祥,彭立军,郑丹,张仙,胡西洲,夏虹. 2020

[17]不同规格小龙虾原料加工特性研究. 陈东清,汪兰,熊光权,石柳,吴文锦,丁安子,李新. 2019

[18]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脱壳及虾仁性质影响的研究. 汪兰,何建军,贾喜午,俞静芬,崔燕,吴文锦,李新,丁安子,熊光权,凌建刚. 2016

[19]油炸过程中淡水小龙虾理化性质与品质变化. 李新,汪兰,乔宇,石柳,吴文锦,丁安子,熊光权. 2021

[20]响应面法优化小龙虾烤箱辅助烤制工艺. 温丽敏,诸永志,罗章,徐为民,卞欢.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