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麦15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庆才
作者: 何庆才;龙增栋;王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黔麦15;高产栽培;栽培技术;新品种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4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36-3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黔麦 15小麦新品种高产栽培多因素的试验研究表明 ,黔麦 15产量达 30 0kg/ 6 6 7m2 的高产栽培技术为 :播具有发芽力的种子 15万粒 / 6 6 7m2 ,即可保证密度为 14万苗 / 6 6 7m2 ;配合施尿素 10kg/ 6 6 7m2 、农家肥 15 0 0kg/ 6 6 7m2 、绿叶多元磁肥10 0kg/ 6 6 7m2 ,按 5 0 g光合微肥对水 2 5kg喷施 1次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新品种黔麦15的选育. 何庆才,龙增栋,廖玉梅,王学丽. 2002
[2]‘黔辣7号’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牟玉梅,范高领,杨红,姜虹. 2016
[3]不同性状杂交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任争,龚真富,林素琴,王骞. 2017
[4]棉花新品种盐杂2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宁生,崔必波,吉荣龙,黄志勇,费月跃,王伟义. 2009
[5]水稻新品种连粳1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方兆伟,李健,迟铭,樊继伟,陈庭木,杨波,周振玲. 2013
[6]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选育与配套技术. 汪强,徐桂珍,赵莉,王本超,曹文昕,张子福. 2009
[7]优质杂交稻禾两优348高产栽培技术. 姜心禄,高晗,徐强,陈科. 2017
[8]大豆新品种泗豆520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 黄道君,余翔,赵维山,陈兵. 2009
[9]紧凑型小麦品种黔麦15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何庆才,龙增栋,王伟. 2004
[10]黔南大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宋启堃,国晓娟,卢松,朱青,陈正刚,李剑. 2012
[11]茂名市茂南区冬种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江增子,卢生乔. 2015
[12]设施园艺与观光农业系列(7)“蔬菜树”观光栽培技术. 汪晓云,杨其长,魏灵玲. 2008
[13]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二十三)南县菜薹高效栽培技术. 戴雄泽,曹超群,余宏军,蒋卫杰. 2016
[14]第一讲 播种. . 1996
[15]浅析抗旱玉米栽培技术措施. 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2022
[16]闽甜豌1号特性及栽培技术. 陈华,陈常浙,李爱萍,郑开斌. 2011
[17]优质早熟高产糯玉米新品种香白糯的选育及应用. 王晓明,张璧,王义发,乐素菊,潘伟明,崔永祥. 2004
[18]抗寒段质苹果新品种寒富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王德生. 1999
[19]观赏草新品种剑江沿阶草栽培技术规程. 谢彩云,范国华,莫志萍. 2018
[20]迟熟中粳镇稻14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景德道,潘国宝,刁立平,林添资,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李闯,余波,曾生元,盛生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徐彪;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李玉发;吴松权;何中国
关键词:花生(Arachis hypogaea);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指纹图谱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作者:乔光德;马春艳;张凤英;王伟;赵明;谌微;傅愔;刘志强;马凌波
关键词:饵料;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
-
侧深施肥装置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与试验
作者:陈威;王川;王丽伟;张瑾;王伟;卢碧芸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气吹式;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分析
-
2021-2022年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赵文秀;万晓媛;夏继涛;姚亮;徐瑞东;王伟;余星潼;张庆利
关键词:对虾病毒性偷死病(VCMD);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流行病学
-
种植技术和种植密度对吉花2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伟;李玉发;何中国;刘红欣;李伟堂;杨翔宇;张连喜;牛海龙
关键词:多粒型花生;种植技术;种植密度;叶面积系数;光合势
-
骆驼刺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功能特性
作者:木尼热·木塔力甫;叶艺洁;张芯语;艾尼江·尔斯满;张志东;王伟;楚敏
关键词:骆驼刺;植物内生菌;抗逆;促生特性;抑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