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料产品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雪
作者: 李雪;王督;白艺珍;喻理;岳晓凤;张文;张良晓;李培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NIRS);品质检测;油料;食用油;真实性鉴别
期刊名称: 分析测试学报
ISSN: 1004-4957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1189-1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无需化学试剂、绿色环保,以及可实现多品质参数同步检测等优点.该文综述了我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品质的近红外光谱速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油料含油量、粗蛋白含量、脂肪酸含量等品质指标,食用油的理化指标,以及脂肪酸和食用油的真实性鉴别,并对油料产品品质的近红外光谱速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O657.33%TS227
- 相关文献
[1]紫苏种子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商志伟,赵云,沈奇,王仙萍,徐静,杨森,田世刚,温贺. 2017
[2]稻米脂肪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王海莲,万向元,胡培松,翟虎渠,万建民. 2005
[3]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 朱向荣,尚雪波,帅鸣. 2011
[4]山西石楼蜂蜜质量安全评价研究. 王玉涵,黎香梅,李熠,周金慧. 2020
[5]基于脂质组学的沙棘油及其掺假油的甘油酯组成比较分析. 张九凯,徐冰冰,韩建勋,邢冉冉,赵燕,王玮,陈颖. 2021
[6]2017年国内外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展(一). 王欣然,李熠,杨术鹏,陈兰珍,张金振,金玥,赵文,王鹏,黄京平,周金慧. 2018
[7]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植源性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 张伟,丁长伟,马雪,赵丹,张瑞,郭航,赵多勇. 2021
[8]植物体中的碳稳定同位素分馏影响因素及在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丁长伟,张伟,马雪,赵丹,赵多勇. 2021
[9]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张伟,赵多勇,丁长伟,赵丹,李安,马雪,康露,刘志虎. 2022
[10]用稳态空间分辨光谱技术检测农产品光学参数的研究及应用. 刘志存,王忠义,黄岚,徐志龙,侯瑞锋,王成,乔晓军. 2008
[11]遗传神经网络在稻米垩白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黄星奕,吴守一,方如明,罗玉坤. 2003
[12]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卜凡艳,韩剑众. 2007
[13]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及其在动物饲料和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王利,孟庆翔,任丽萍,杨建松. 2010
[14]机器视觉在农产品物流分级检测中的应用. 毛璐,赵春江,王开义,张水发. 2011
[15]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刘静,章程辉,黄勇平. 2007
[16]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在茶籽调和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苏东林,张菊华,李高阳,朱向荣,刘伟,谢秋涛,单杨. 2018
[17]小麦品质性状评价与改良途径. 陈淑萍,王雪征,茜晓哲,李洁. 2009
[18]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稻米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马洪文,谢万奇,殷延勃,武绍湖,王昕. 2011
[19]甘肃审定普通玉米品种品质变化分析. 寇向龙,何海军,寇思荣. 2015
[20]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叶菜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涛,黄语燕,陈永快,廖水兰.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尚清玉;朱嘉铭;李慧;李培武;张奇;张文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黄曲霉毒素;检测;荧光;电化学
-
过表达PvARL8基因促进柳枝稷植株生长
作者:李雪;王慧;管聪;何君毅;张蕴薇
关键词:柳枝稷;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转基因;表型;独角金内酯
-
催化热解-金汞齐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调理剂中汞
作者:柴玮玮;李雪;何倩丽;石洪玮;王旭;毛雪飞
关键词:催化热解;金汞齐;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调理剂;汞
-
中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测算与分析
作者:李雪;高翔;赵蕾;刘聪;徐乐俊
关键词:水产品消费;食用消费量;大食物观
-
改性甘薯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许晶冰;杨世雄;张玲;高飞虎
关键词:甘薯淀粉;改性方法;结构;应用特性
-
气候变暖对西藏青稞农田氨挥发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雪
关键词:模拟增温;氨挥发;青稞栽培;西藏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