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玉斌

作者: 王玉斌;逯腊虎;武计萍;张婷;李大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07 期

页码: 653-656

摘要: 以9个黄淮麦区广泛推广的小麦品种为材料,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4配制3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均表现正向优势,穗粒质量和单株穗数的杂种优势最大,分别为9.64%和9.11%;单株粒质量杂种优势的变异幅度最大,组合石4185/济麦22的单株粒质量的杂种优势达52.25%;济麦22和烟农19的多个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良好亲本。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张利,田笑明,曹连莆,穆培源,韩新年,邹波,桑伟. 2005

[2]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在F_1及F_2代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桑伟,田笑明,穆培源,韩新年,邹波,张利,王亮,聂迎彬. 2007

[3]冬小麦沉降值配合力分析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国强,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陈爱萍,许钢垣,孟兆萍. 2004

[4]冬小麦杂种一代优势及亲本选配研究. 田笑明. 1992

[5]冬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刘建军,赵振东,董进英,郁敏. 1996

[6]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7]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 2018

[8]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周绅炉,盛孝邦,阳和华,徐秋生. 1999

[9]小麦品种及突变体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Ⅰ.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侯广云,王文美,井立玲,刘树玉,李新华. 1994

[10]糯高粱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龙文靖,赵甘霖,刘天朋,胡炯凌. 2016

[11]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余守武,尹建华,刘宜柏,胡标林,邹国兴,彭志勤. 2005

[12]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马洪文,王坚,史延丽,刘炜. 2008

[13]五对小麦品种和突变体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比较分析. 侯广云,井立玲. 1996

[14]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孙计平,屈晓芳,吴照辉,孙焕,丁燕芳,李雪君,平文丽,俎焕新. 2014

[15]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16]不同穗型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隋新霞,李根英,吴祥云,楚秀生,管延安,黄承彦. 2004

[17]冬小麦杂种优势表现及分析. 李会敏,赵明辉,王广才,赵凤梧,刘冬成,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 2011

[18]冬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 武计萍,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韩新萍. 2001

[19]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20]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