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生用地"的四川丘陵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供需格局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桂堂

作者: 廖桂堂;林正雨;何鹏;高雪松;方从刚;邓欧平;王珊;邓良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需格局;三生用地;乡镇尺度;四川丘陵区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51-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科学评估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乡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定量核算以及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以四川丘陵区215个典型乡镇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三生用地”)分类系统和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了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及供需格局特征,并引入和弦图清晰表达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乡村ESV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聚集特征,总体上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ESV高于北部和中部,中部地区ESV最低同时, ESV热点主要集中于西部和南部,冷点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北。(2)2015年,研究区ESV为62705元·hm–2,以调节服务为主(75.69%),其次为食物生产(9.07%)和生境服务(6.45%)。以农业生产用地为主导的乡村“三生用地”格局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四川丘陵区ESV偏低,提升生态用地的数量与质量是改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对ESV的贡献率较高的“三生用地”类型为:乔木林地(41.25%)、河流湿地(22.95%)、水田(15.08%)、旱地(12.13)。(3)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与其他三类服务均存在权衡关系,而调节、文化和生境服务之间为协同关系。随着人类对食物与水资源获取能力的增强,可能导致研究区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较为明显,供需模式以L—H(39.98%)和H—L(35.92%)为主,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同时, H—H模式“三生用地”结构合理,经济生态效益协调,是乡镇尺度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模板。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盆地乡村振兴空间布局优化以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F327%X171.1

  • 相关文献

[1]近期中国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原因分析及后期走势判断. 张学彪,朱增勇,聂凤英. 2015

[2]近期中国猪肉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 张学彪,陈林杰. 2014

[3]全球乳业市场的供需格局分析. 张静,周爱莲. 2017

[4]四川丘陵区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夏建国,朱钟麟. 2005

[5]四川丘陵水旱轮作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蒲波,王昌桃,赵燮京. 2009

[6]内江市大豆生产现状调研. 刘海涛,沈学善,余瑞,邵芝宣,文联,魏林,陈尚洪,林超文. 2024

[7]四川丘陵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陈曦,王昌桃,赵燮京. 2010

[8]四川丘陵区油菜免耕直播机收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郭子荣,蒙大庆,汤天泽,戴维,刘念,陈军. 2013

[9]四川丘陵区旱作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规律. 向运佳,符慧娟,李其勇,李星月,倪建英,周小刚,李洪浩,张鸿. 2019

[10]基于乡镇尺度的耕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测定研究. 孙丽娜,杨光,闫文义. 2018

[11]香溪河流域人类活动净磷输入量及其影响因素. 张天鹏,雷秋良,秦丽欢,李晓虹,武淑霞,夏颖,张富林,张亦涛,刘宏斌. 2020

[12]成都郊区农业土地利用空间集聚及斑块变化特征分析. 蒋怡,董秀春,李宗南,刘忠友,任国业,李章成. 2022

[13]山东省乡镇尺度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刁兴良,杨再洁,于景鑫,李奇峰,张馨,郑文刚,史磊刚. 2018

[14]基于Sentinel-2A影像的乡镇农业土地利用制图*蒋怡,刘忠友,董秀春,任国业,李宗南.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农业研究所,成都610066). 2021

[15]洱海流域乡镇尺度上人类活动对净氮输入量的影响. 李影,刘宏斌,雷秋良,胡万里,王洪媛,翟丽梅,任天志,连慧姝. 2018

[16]基于乡镇尺度的耕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测定研究. 孙丽娜,杨光,闫文义. 2018

[17]乡镇尺度的玉米种植面积遥感监测. 郭伟,赵春江,顾晓鹤,黄文江,马智宏,王慧芳,王大成. 2011

[18]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万利,陈佑启,谭靖,郭斌,杨阿强. 2009

[1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测算. 郭慧,董士伟,吴迪,裴顺祥,辛学兵. 2020

[20]平原造林对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郑艳东,唐秀美,贾宝全,刘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