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余良
作者: 邓余良;尹军峰;许勇泉;吴荣梅;陈根生;汪芳;陈建新;袁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恒温;远红外;提香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336-3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最新的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对炒青和烘青绿茶进行提香作业,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提香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炒青绿茶的最佳参数为上层温度79.2℃、下层温度95.5℃、转速351.6 r/min;烘青绿茶的最佳参数为上层温度90.8℃、下层温度95.5℃、转速335.2 r/min;同传统提香工艺相比较,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且对成品茶的提香、润色效果明显。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凯氏氮/蛋白质测定法及其仪器评介. 蒋士强,王文真. 1992
[2]绿茶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技术研究. 潘科,郑文佳,何平. 2009
[3]微波远红外耦合杀青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朱德文,岳鹏翔,袁弟顺,陈永生,吴爱兵. 2011
[4]不同驯化温度对施氏鲟幼鱼肝脏线粒体代谢的影响. 赵志刚,李晋南,徐奇友,罗亮,王常安,王连生,都雪,王海. 2016
[5]中华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研究. 汪留全,胡王. 1998
[6]中华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日粮的研究. 汪留全,胡王. 1998
[7]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对单季稻影响的试验研究. 董文军,邓艾兴,张彬,田云录,陈金,杨飞,张卫建. 2011
[8]远红外茶叶杀青机和理条机在名优绿茶加工中的应用. 肖宏儒,宋志禹,丁文芹,韩余,肖苏伟. 2013
[9]体外核酸快速扩增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 吕蓓,程海荣,严庆丰,黄震巨,李轶女,罗达,沈桂芳,张志芳,邓子新,林敏,程奇. 2011
[10]温度及赤霉素对托鲁巴姆种子发芽的影响. 张武君,林永胜,张玉灿,陈阳. 2017
[11]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中叶温主要变化规律初探. 崔鑫霞,罗显扬,郑文佳. 2010
[12]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沈强,牟小秋,郑文佳,胡华键,赖飞. 2012
[13]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牟春林,沈强,郑文佳. 2010
[14]烘焙提香条件对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素强,杨娟,袁林颖,邬秀宏,李中林. 2015
[15]广东特色茶品种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7
[16]提香时间对远安黄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叶飞,滕靖,龚自明,高士伟,高志明,刘盼盼,王雪萍,郑鹏程,王胜鹏,郑琳. 2017
[17]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评价不同等级滇红茶汤非挥发性差异组分
作者:谢佳灵;陈佳瑜;袁海波;王立磊;杨艳芹;江用文
关键词:电子舌;代谢组学;滇红茶汤;非挥发性组分
-
茶树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杨雨青;谭娟;汪芳;彭顺利;陈婕;谭明燕;吕美艳;周富裕;刘声传
关键词:茶树;叶绿体基因组;基因;分类鉴定;进化
-
矿石浸泡水对绿茶茶汤风味的影响
作者:刘钰懿;徐龙杰;汪芳;雷晶;赵凯;曹青青;陈建新;许勇泉
关键词:绿茶;矿石浸泡水;风味品质;涩味;感官评价
-
科技创新推动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提升
作者:陈红平;蔡晓明;吴正浩;袁海波
关键词:茶叶质量安全;茶园绿色防控;茶叶清洁化生产;高通量精准检测;风险评估
-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诺;邹纯;余启明;尹军峰
关键词:腐败微生物;现制饮料;防控;检测
-
不同浸提条件对大红袍茶汤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类型分析
作者:陈鑫宇;李博洋;谢关华;张珍珍;吕逸凡;许勇泉;陈佳;金丹;洪鹏;龙丹;汪洁琼
关键词:大红袍;浸提条件;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挥发性成分;香气类型
-
外源酶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外源酶;红茶;加工;深加工;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