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口裂腹鱼鳃丝细胞系的建立、鉴定及免疫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巩志宏

作者: 巩志宏;王娜;刘娟娟;胡国斌;陈松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SPG;细胞系;免疫研究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1407-14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prenanti)是长江上游水域的珍稀鱼类,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和疾病爆发野外齐口裂腹鱼数量急剧减少,现已被列入长江上游二级急切保护的特有鱼类,因此,对齐口裂腹鱼的保护刻不容缓。建立齐口裂腹鱼细胞系是保护其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也可以在不伤害现有鱼群的条件下进行多种齐口裂腹鱼相关生物学研究。本研究建立了首个来源于齐口裂腹鱼的细胞系, SPG细胞系。原代细胞分离自齐口裂腹鱼鳃丝组织,呈均一的上皮状,使用含15%血清的L-15培养,在15个月时间里成功传至55代。线粒体COI基因鉴定,证明该细胞来源于齐口裂腹鱼,核型检测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96。在液氮中保存12个月的细胞,复苏后能保持75%以上活力。EGFP-N3质粒转染SPG细胞后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病毒类似物poly(I:C)和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可引起细胞IL-1β、IL-8、TNFa和TLR22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齐口裂腹鱼鳃丝细胞系可用于免疫学研究。此外,此细胞系还将在种质保存,外源蛋白表达和齐口裂腹鱼体外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饲料中胆汁酸添加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 郑宗林,曾本和,向枭,周兴华,陈建,吕光俊,朱成科,李代金,任胜杰. 2016

[2]齐口裂腹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龙治海,何斌. 2013

[3]欧洲型PRRSV、PCV2二联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猪体免疫实验研究. 韩继成,任静强,孙文超,靖杰,肖朋朋. 2014

[4]欧洲型PRRSV、PCV2二联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的猪实验免疫研究. 韩继成,任静强,孙文超,靖杰,肖朋朋,郭海宁,陈兴,鲁会军,金宁一. 2014

[5]免疫抑制对EIAV弱毒疫苗株在免疫马体内载量的影响. 马建,姜成刚,林跃智,郭亮,沈荣显,邵一鸣,周建华. 2008

[6]日本血吸虫复合表位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免疫研究. 门静涛,刘全,高胜岩,商立民,林矫矫,傅志强,朱兴全. 2009

[7]弓形虫紫外线弱毒虫株的培育及免疫研究. 计浩,吴叙苏,吕立新,王春香. 1991

[8]免疫抑制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株在免疫体内载量的影响. 马建,姜成刚,林跃智,郭亮,沈荣显,周建华. 2008

[9]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多表位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研究. 刘芳,谭磊,陆凤,范瑾,刘开春,王欣,廖瑛,仇旭升,孙英杰. 2015

[10]猪圆环病毒不同亚型毒株灭活疫苗及其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交互免疫研究. 刘长明. 2012

[11]稳定表达鼠源整联蛋白αvβ6的CHO-677细胞系的构建. 朱志坚,连凯琪,杨帆,张伟,郑海学,杨孝朴. 2015

[12]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变化. 向太和,钟华鑫,梁海曼,颜秋生,张雪琴. 1992

[13]牛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的建立. 王端明,易中,海里且木,陈静波. 2005

[14]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观察. 陆家海,程维兴,郭中敏,冯德元,陈启军,李德昌,郭固. 1997

[15]大黄鱼肾脏组织细胞系(YCK)的建立. 郑在予,杨金先,陈秀霞,龚晖. 2017

[16]鲤鱼(CYPRINUS CARPIO)体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简报). 孟凡华,尹洪滨,孙中武,陈维多. 2005

[17]小反刍兽疫病毒受体细胞系的构建及应用. 金红岩,封家旺,梁琳,赵玲娜,隋修锟,史利军,侯绍华,李刚. 2017

[18]p53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在ST细胞系中的稳定表达. 张春红,刘志成,孙俊颖,卢宇. 2016

[19]畜禽体外培养细胞的凋亡及融合研究. 张艳艳,李晗,丛义梅,关伟军,马月辉. 2006

[20]白纹伊蚊细胞系Aa-778对蓝舌病病毒的敏感性. 潘李珍,樊玉珍,李根.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