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整合位点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翠云

作者: 王翠云;刘艳;刘允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整合位点;TAIL-PCR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病虫等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可有效减少产量损失。培育的转基因玉米需要鉴定外源基因整合位点,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以一个抗虫转基因玉米事件IE34为材料,采用热不对称PCR(TAIL-PCR)和遗传定位方法,鉴定外源基因整合位点及旁侧序列。通过TAIL-PCR得到一段长度为776 bp的玉米基因组序列。分别在旁侧序列和外源基因上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转基因玉米事件特异性的PCR鉴定方法。将旁侧序列在MaizeGDB中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此序列是重复序列而且存在于多条染色体上。构建转基因玉米IE34与自交系B73的F2代遗传分离群体,通过BSR-Seq方法确定外源基因整合在玉米第5染色体短臂2.32-2.70Mb区间内。通过精细定位将外源基因整合位点缩小在第5染色体2.35-2.61 Mb约260 kb的区间内。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合位点旁侧序列复杂的转基因事件,TAIL-PCR结合遗传定位方法能够有效鉴定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一种转基因植物高特异定性检测方法. 许娜,黎娟华,宋书锋,王曼玲,彭明,夏新界. 2011

[2]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籽粒中转基因成分. 王颖,任志莹,陈芳芳. 2016

[3]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ddPCR拷贝数分析. 张维,杜文平,宋军,陈谦,徐利远. 2017

[4]利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分析转基因玉米抗除草剂标记基因EPSP拷贝数. 王犇,张春,李向龙,张中保,邹华文,吴忠义. 2017

[5]利用连接介导PCR检测外源基因整合位点体系的建立. 刘娣,李斌,张冬杰. 2013

[6]转mCherry基因水稻的遗传分析及T-DNA整合位点的研究. 李亚丽,刘中来,周洁,徐国娟,瞿绍洪. 2012

[7]piggyBac转座子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及其特征分析. 白丁平,方堃,杨明明,屈雷,陈玉林. 2012

[8]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外源T-DNA整合位点分析及特异性检测. 包婉莹,仲晓芳,杜茜,赵倩倩,杨向东. 2018

[9]转Xa21基因水稻中T-DNA整合的遗传定位. 朱雪峰,陈学伟,李晓兵,钱前,黄大年,朱立煌,翟文学. 2002

[10]转基因高油酸油菜T-DNA插入拷贝数及整合位点分析. 陈松,张洁夫,浦惠明,申爱娟,周小婴,龙卫华,胡茂龙,戚存扣. 2011

[11]转OMT/PGH基因猪外源基因整合及遗传特性研究. 樊俊华,魏庆信,陈清轩,李奎. 1999

[12]原核注射法转基因猪外源基因整合位点的分布及其遗传规律. 魏庆信,樊俊华,郑新民,华文君,陈清轩,李奎,陈付学. 2002

[13]箭筈豌豆AGAMOUS同源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分析. 张磊,刘志鹏,王彦荣. 2011

[14]不同TAIL-PCR通用引物在转基因大豆、水稻、油菜侧翼序列分离中的应用评价. 陈笑芸,汪小福,刘仁虎,张小明,周育,缪青梅,徐俊锋. 2013

[15]高效、新T-DNA侧翼序列分离技术——Actail-PCR. 杨立勇,刘灶长,周立国,罗华程,罗利军. 2009

[16]马铃薯蛋白激酶基因StPK1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吴田,谢从华. 2011

[17]紫茎泽兰hsp90和hsp17.66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万方浩,谢丙炎,郭建英,周艳. 2009

[18]哈茨木霉厚垣孢子产生突变体的筛选及T-DNA标签序列的克隆. 蒋细良,田云龙,朱昌雄. 2009

[19]哈茨木霉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克隆及其插入序列分析. 蒋细良,田云龙,朱昌雄. 2010

[20]棉花抗逆相关基因GhDr1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丁忠涛,张锐,郭三堆.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