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和配施有机肥对侵蚀坡耕地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珮环
作者: 王珮环;张晴雯;石玉龙;李孟妮;李雪亮;黄新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色土;土壤侵蚀;土壤酶活性;土壤胞外酶活性计量比;养分限制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459-4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反映养分的有效性和限制性,探究侵蚀生境有机物料添加对耕地土壤酶活性特征的影响,从微生物作用机制认识坡耕地的退化诱因。【方法】研究在我国西南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观测径流小区进行,试验已进行了8年。设置4个保护性措施处理:无秸秆覆盖无有机肥添加对照(CK)、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OM)、秸秆覆盖替代20%化肥氮(SW)、秸秆覆盖+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OMSW)。采集侵蚀区和沉积区0—20 cm耕层土样,测定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颗粒组成及土壤不同形态C、N、P含量,分析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关联性。【结果】坡耕地各处理沉积区土壤β-葡萄糖苷酶(BG)、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别显著高于侵蚀区52.31%、50.60%、16.97%、13.11%。土壤胞外酶活性计量比约为1∶0.79∶1.13,偏离1∶1∶1,4种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表现为SW>OMSW>CK>OM。4种处理矢量角度均表现为侵蚀区>沉积区(P<0.05),矢量长度表现为侵蚀区<沉积区(P<0.05)。4种处理的矢量角度均大于45°,同时4个处理的矢量长度均在1∶1线上方,坡耕地总体受磷限制(养分限制)和碳限制(能量限制)。【结论】坡耕地侵蚀加速了土壤碳、氮、磷的周转速率,各处理沉积区土壤BG、NAG、LAP、AKP活性显著高于侵蚀区。坡耕地总体受养分限制(磷限制)和能量限制(碳限制),土壤胞外酶活性计量比偏离1∶1∶1,侵蚀区受养分限制较重,而沉积区受能量限制较重,侵蚀-沉积作用促使坡耕地土壤由磷限制转变为碳限制。秸秆覆盖并添施有机肥可以缓解土壤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失衡,其中秸秆覆盖可以显著增加土壤酶活性,缓解土壤磷限制,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分类号: S157.1%S154.2
- 相关文献
[1]不同雨强和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养分损失的影响. 罗春燕,庞良玉,黄晶晶,涂仕华. 2011
[2]四川盆地紫色土N,P损失载体及其影响因子. 庞良玉,陈一兵,黄晶晶,涂仕华. 2008
[3]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陈一兵,黄晶晶,涂仕华,庞良玉. 2007
[4]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有效性的影响. 庞良玉,陈一兵,涂仕华,李浩. 2008
[5]土壤侵蚀与平衡施肥. 陈一兵,林超文. 1999
[6]植烟沙泥田土掺混紫色土对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李集勤,陈俊标,彭文松,张振臣,马柱文,谢锐鸿,吕锦津,袁清华,李淑玲. 2014
[7]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芒草氮磷重吸收率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安卓,牛得草,文海燕,杨益,张洪荣,傅华. 2011
[8]车桑子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叶性状对氮磷浓度的响应差异. 王雪梅,闫帮国,史亮涛,刘刚才. 2020
[9]科尔沁沙地杨树人工林植物-土壤C、N、P化学计量变化. 王凯,邢仕奇,张日升,吕林有,刘畅. 2024
[10]贺兰山东坡不同海拔梯度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 庞丹波,吴梦瑶,吴旭东,倪细炉,董立国,陈林,李学斌,胡杨. 2023
[11]不同肥力潮土的酶活计量比特征及其与微生物量的关系. 张露,张水清,任科宇,李俊杰,段英华,徐明岗. 2020
[12]基于器官-凋落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樟子松和赤松人工林养分利用策略. 王凯,齐悦彤,那恩航,陶江,刘建华,康宏樟. 2023
[13]辽宁土壤侵蚀的十年变化与下世纪小女保持. 高岚,黄毅. 1999
[14]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地区适用性的初步探讨. 胡续礼,姜小三,杨树江,张成军,潘剑君. 2006
[15]美国关于免耕和轮作周期对侵蚀影响的研究. 邹桂霞. 2002
[16]梯田—草皮水道系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T.L.Chow,H.W.Recs,J.L.Daigle,舒乔生. 2000
[17]收获松针对地表径流量和水质的影响. 谢立亚,李纯乾,白毅. 2005
[18]辽宁东部山区的土壤侵蚀与防治对策. 杨忠贤,黄毅. 1999
[19]砂页岩山区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 高鹏,刘长海. 1996
[20]辽宁东部山区土壤侵蚀现状分析. 孙宝林,高丽新,董跃显,郭强,林素兰,黄毅.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土长缓坡地形与横垄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交互作用
作者:李雪亮;张晴雯;李孟妮;石玉龙;于博威;荆雪锴;蒋嫄可;刘国成
关键词:土壤;侵蚀;有机碳;坡耕地;横坡垄作;交互作用
-
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思考及实践
作者:刘连华;张晴雯;黄雪良;燕燕;王芊;习斌;李旭冉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要素全链条;污染防控
-
东北黑土区长缓坡耕地横坡垄作与地形对土壤可蚀性的交互作用
作者:于博威;张晴雯;郝卓;石玉龙;李雪亮;李孟妮;荆雪锴
关键词:土壤可蚀性;横坡垄作;顺坡水线;地形;交互作用;黑土区坡耕地
-
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不同品种番荔枝挥发性成分比较
作者:杨涛华;张晴雯;龚霄;李积华;周伟
关键词:指纹图谱;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特征风味;番荔枝;不同品种
-
对比研究生物炭和秸秆对麦玉轮作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唐占明;刘杏认;张晴雯;李贵春
关键词:生物炭;秸秆;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铵态氮;硝态氮
-
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片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照莹;黄晓兵;周伟;张晴雯;彭芍丹;黄亮舞;阮榕生
关键词:高良姜片;热风干燥;挥发性成分;品质特性
-
典型喀斯特流域旱雨季交替下溶解硅的输送特征
作者:郝卓;高扬;张晴雯;熊佰炼
关键词:喀斯特流域;溶解硅;旱雨季;岩石风化;溶解硅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