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品种幼苗耐冷性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友订

作者: 陈友订;黄农荣;刘彦卓;梁祖扬;邱润恒;钟旭华;张旭;西田清数;吉川年彦;田中万纪穗;泽田富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耐冷性;人工气候;秧苗

期刊名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ISSN: 1005-3395

年卷期: 2000 年 8 卷 03 期

页码: 239-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了3个日本粳稻品种日本晴、金南风和福光以及2个台湾粳稻品种台竹157、加南20的苗期耐冷性,并以当地推广高产税稻品种特三矮2号作对照。从对株高、主茎叶片数、地上部干物重、死苗率等形态性状的调查和叶绿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等生理性状测定的结果显示,日本晴、金南风、福光和台竹 157苗期的耐冷性较强,加南 20的耐冷性较弱,但比特三矮2号的耐冷性略强。这为防止早稻烂秧死苗而开展耐冷育种提供新的耐冷基因源。

分类号: S511.22.01

  • 相关文献

[1]华南超级稻秧苗耐冷性研究初报. 陈友订,黄农荣,黄秋妹. 2004

[2]微肥施用量对‘辽粳401’秧苗及移栽后生长的影响. 商文奇,王艳华,李跃东,董立强,李睿,王铮. 2018

[3]浅析低温胁迫对粳稻芽期耐冷性评价的生理指标. 邸文静,徐节田,王淼,王兴远,刘新颖. 2018

[4]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国珍,杨世准,芮钟斗,廖新华,苏振喜,世荣,蒋聪,戴陆园. 2009

[5]寒地粳稻孕穗期耐冷性与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王立志,孟英,项洪涛,洛育,郭伟,谢光,田树刚,王连敏,王春艳. 2016

[6]低纬高原和高纬平原粳稻主要耐冷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徐福荣,汤翠凤,余腾琼,阿新祥,张恩来,杨雅云,张敦宇,董超,彭新禧,戴陆园. 2009

[7]粳稻孕穗期耐冷基因突变体02428c的遗传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普晓英. 2005

[8]不同海拔条件下两种耐冷型粳稻品种的淀粉RVA谱特性(英文). 朱振华,金基永,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世荣,邹茜,杨世准,戴陆园. 2011

[9]籼粳野杂交后代田间苗期耐寒性初步分析. 秦钢,梁海福,屈湫明,唐梅,黄大辉. 2012

[10]中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2008

[11]粳稻体细胞无性系后代的耐冷性变异. 金润洲,吴长明,王景余. 1991

[12]低温寡照自然条件对不同水稻材料苗期耐寒性的影响(英文). 刘驰,张月雄,黄大辉. 2015

[13]不同海拔条件下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 朱振华,金基永,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世荣,邹茜,杨世准,戴陆园. 2010

[14]淹水胁迫对水稻玉香油占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孔雷蕾,钟卓君,谢萝雅,赵旭生,林子秋,唐湘如. 2017

[15]永业生命素浸种与拌种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陶君毅,谭立云,成秀婷,张雪花,李振羽. 2012

[16]水稻育秧肥的壮秧效应及其蛋白质组学分析. 彭春瑞,邵彩虹,潘晓华,钱银飞,邱才飞,谢金水. 2012

[17]不同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差异的研究. 杨代凤,顾俊荣,邓金花,张青,周新伟,刘才南. 2009

[18]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含三氯乙酸的复合肥对水稻秧苗的损害. 顾双平,姚立生. 2010

[19]水稻秧苗搬运机械发展研究. 高占文. 2014

[20]浅水灌溉对直播稻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平珊,罗昊文,段美洋,黄穗华,孔雷蕾,钟卓君,莫钊文,潘圣刚.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