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稻瘿蚊品种多抗1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玉娟

作者: 谭玉娟;张扬;黄炳超;徐炎康;赵丽霞;S.K.Katiyar;N.Huang;G.S.Khush;J.Bennett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瘿蚊;抗性基因;RAPD;分子标记,定位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1996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315-3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瘿蚊是亚洲稻区主要害虫,采用抗虫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理想的方法。1993~1995年,广东省农科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有关专家紧密合作,对能抗华南4个稻瘿蚊生物型的品种多抗1作进一步抗性遗传分析,确认多抗1对中国稻瘿蚊生物型1和4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这个基因暂定名为GM—6(t)。以多抗1×丰银占1组合的F3代160个家系作基因标记,据DNA库分离个体分析(BSA)原理,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物OPM6(1.4kb),首次成功地标记了这个抗性基因。随后多态性扩增产物经~(32)p标记,用作探针,检测另一个参考作图群体IR64×Azucena,将这个抗性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条染色体上,位于RG214和RG163两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之间。应用这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不必通过稻瘿蚊的直接筛选,快速准确地选育抗稻瘿蚊品种或进行抗性基因累加。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资源GXM-001-2对稻瘿蚊的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冯锐,陈灿,张晓丽,刘百龙,黄凤宽,邓国富,秦学毅. 2017

[2]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3]水稻抗稻瘿蚊基因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冯锐,秦学毅,张慧英,唐建淮. 2010

[4]广西晚稻稻瘿蚊主害代发生程度预测预报风险系数测定. . 2001

[5]水稻植株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稻瘿蚊关系研究初报. 黄凤宽,吴碧球,黄所生. 2010

[6]抗稻瘿蚊水稻品种的恢复力测定及其F_1代抗性鉴定. 黄凤宽,韦素美,黄所生. 2006

[7]代谢组学揭示水稻-稻瘿蚊互作的潜在生化标识物. 陈灿,张宗琼,夏秀忠,杨行海,农保选,张晓丽,徐志健,李丹婷,郭辉,冯锐. 2021

[8]水稻品种抗稻瘿蚊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韦素美,黄所生. 2007

[9]广西稻瘿蚊生物型监测及广谱抗源发掘. 吴碧球,黄所生,李成,凌炎,黄芊,龙丽萍,黄凤宽. 2020

[10]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材料对稻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鉴定. 黄凤宽,罗善昱,李青,黄所生. 2004

[11]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瘿蚊水稻新品系. 郭辉,陈灿,张宗琼,夏秀忠,杨行海,张晓丽,徐志健,李丹婷,农保选,冯锐. 2021

[12]华南抗稻瘿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英文). 黄炳超,张扬,谢振文,张桂权,肖汉祥,李宏,黄朝锋,刘名镇,周少川,Katiyar S.K.,Bennett J.. 2007

[13]稻瘿蚊的饲养研究(英文). 何龙飞,徐晶,覃芳,黄敏,韦素美. 2011

[14]应用AFLP分析广东稻瘿蚊不同生物型DNA指纹. 张扬,黄炳超,谢振文,肖汉祥,John Bennett. 2005

[15]采用聚合杂交创新稻瘿蚊抗性育种材料. 韦素美,朱汝财,唐健淮,李维科,黎坤爱. 2006

[16]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黄炳超,肖汉祥,吕利华,张扬,李宏,谢振文,周少川,S.K.Katiyar,Susan V.Constantino,J.Bennett. 2004

[17]水稻品种RP1976-18-6-4-2对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 韦素美,梁广文,黄所生,蒋显斌,罗善昱,李青. 2006

[18]广西高抗稻瘿蚊资源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冯锐,唐建淮,郭辉,陆岗,韦素美,黄凤宽,李创珍. 2009

[19]我国抗稻瘿蚊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黄炳超,张扬,肖汉祥. 2004

[20]不同品种对稻瘿蚊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 罗善昱,韦素美,师翱翔,黄辉晔,李青.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