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成广雷
作者: 成广雷;张海娇;赵久然;刘春阁;王元东;王晓光;王荣焕;陈传永;徐田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临界胁迫;种子活力;种子生理;耐贮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01 期
页码: 33-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定种子电导率,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利用蒽酮比色法,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TTC)染色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参试玉米种子的初始含水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为7.39%—8.71%。在初始状态下,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贮藏一年后,京科968发芽率、发芽势为50%—60%,发芽指数为25%,种子活力指数为0.3;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发芽率、发芽势为15%—25%,发芽指数8%—25%,活力指数0—0.08;郑单958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贮藏1年后均下降为0。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基本一致,但变幅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因发芽速率不同发芽指数差异较大,而种子活力指数的降低总是先于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可以真实体现种子的老化及劣变程度。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膜透性变差,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及种子生活力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2=0.752),各基因型间细胞膜系统功能存在差异。在本试验中,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2=-0.171—-0.094),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脱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2=0.284—0.517),但各基因型间玉米种子生理变化机制复杂,差距较大。【结论】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表现均较敏感,但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郑单958的活力下降最快,京科968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耐贮性。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适贮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张海娇,成广雷,赵久然,刘春阁,王晓光,高春双,赵静峰. 2014
[2]临界胁迫贮藏条件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蒋薇,李瑶,李娜,赵飞,亓娜,蔡卓,曹高燚,华泽田. 2019
[3]不同氮素处理下玉米种子活力及耐储性评价. 郝楠,李月明,王成,何宏晔. 2020
[4]作物种子萌发生理与遗传研究进展. 郑安俭,王州飞,张红生. 2017
[5]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生理研究进展. 王晓娟,伊风艳,杨鼎,孙海莲. 2018
[6]种子大小分级对玉米种子活力、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杜江洪,赵宇宏,李文革,赵国强,慈艳华,孟繁盛,霍剑锋. 2017
[7]玉米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王金丽. 2015
[8]不同杂交制种密度对辽单565种子活力的影响. 郝楠,李月明,孙楠,马云祥,毕文博. 2014
[9]13份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及种子活力的配合力分析. 栾天宇,李春雷,苏桂华,栾天浩,梁晓斐,姜媛媛. 2018
[10]基于冷浸法测定玉米种子活力的研究. 高婷婷,李洋,王秀芬,李穆,王敏,孙中生,白英秀,路明. 2020
[11]人工老化过程中玉米种子活力生理指标的变化. 吕巨智,贺囡囡,石达金,唐国荣,李发桥,谢小东,邹成林,程伟东,张述宽. 2023
[12]辽宁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关系. 郝楠,李月明,王建华,毕文博,马云祥. 2017
[13]赤霉素调控玉米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金云倩,王彬,郭书磊,赵霖熙,韩赞平. 2023
[14]中国玉米种子质量:十年变迁和未来展望. 鲁苗苗,辛婷婷,贾濡,张佳欣,李贺勤,赵延明,张海艳,李朝霞,裴玉贺,赵美爱,韩登旭,袁志鹏,张巧巧,李莉,陈全全,杜雪梅,薛艳芳,夏海勇,刘铁山,汪黎明,何军光,马云国,王宝卿,陈景堂,宋希云,岳海旺,顾日良,王建华,江绪文. 2023
[15]弱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智慧,刁现民,李顺国,王永芳,李伟. 2005
[16]不同成熟度京科968种子活力与种子物理化学特性的关系研究. 顾日良,王永强,杨丽维,成广雷,王建华. 2017
[17]玉米果种皮对其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京,朱凯丽,岳海旺,李贺勤,张海艳,赵延明,杨然兵,尚书旗,江绪文. 2021
[18]玉米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毛笈华,于永涛,胡建广. 2015
[19]常用玉米杂交种和部分骨干自交系的种子活力研究. 李月明,孙楠,孙丽惠,马云祥,毕文博,王延波,郝楠. 2015
[20]大豆动态株高及其生长速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黄中文,王伟,徐新娟,李金英,卢为国.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热性的差异比较
作者:徐田军;吕天放;李自豪;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关键词:高温;玉米;亲本自交系;耐热性
-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张茗起;王蕊;张春宵;孙擘;任洁;李淑芳;王璐;朱少喜;张江斌;施昕晨;王海杰;张云龙;田红丽;赵怡锟;匡猛;王元东;易红梅;李晓辉;王凤格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吉林;SSR;SNP;分子身份证
-
作物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作者:王瑶;王荣焕;冯铃洋;张璐;赵琦;王家乐;赵久然
关键词: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复合种植;种质创制
-
糯玉米子粒硬度与淀粉合成相关酶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史亚兴;董会;刘辉;徐丽;樊艳丽;俞嫒年;史亚民;卢柏山;赵久然
关键词:糯玉米;淀粉积累;子粒含水量;硬度
-
玉米骨干自交系H1710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冯健英;王荣焕;许洛;王绍新;李中建;王宝宝;郑书海;陈莉
关键词:玉米;骨干自交系;H1710;品种选育
-
2023年NK815制种高产技术模型分析-探规模化高质、高产、高效玉米制种新径
作者:冯培煜;宋瑞连;闫海鹏;邢春景;周峰;王晓光;史桂清
关键词:玉米;NK815;制种;高质;高产;高效;育种目标
-
基于HTP标记对玉米DH、RIL和BC群体遗传规律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云龙;马世鹏;许理文;赵怡锟;王蕊;朱少喜;霍永学;张立平;郭瑞佳;李莉;王元东;番兴明;王凤格
关键词:玉米;DH;RIL;BC;HTP标记;遗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