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组分及酶活性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金越

作者: 黄金越;徐敏;王龙飞;刘新意;郭雨晴;武晓兰;王亚铜;章世奎;樊国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果实;发育;果胶组分;果胶含量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4 年 61 卷 006 期

页码: 1407-14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组分及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硬度的影响。【方法】以‘库车白杏’、‘轮台白杏’和‘树上干杏’ 3个杏品种果实为材料,测定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品质指标、果胶组分与含量和果胶代谢酶活性,分析杏果实果胶组分及含量变化且与果实硬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相较于其他4个生长发育期,3个杏品种果实硬度在完熟期显著下降(P<0.05)。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3个杏品种果胶甲酯酶活性(PME)均呈下降趋势,且果实硬度与PME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实硬度与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共价结合型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果实发育过程中,3个杏品种果实硬度均与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共价结合型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果实硬度影响较大。其中离子型果胶(ISP)分子量小,易溶于水,在果胶中,ISP占比越大,果实质地越软;‘轮台白杏’与‘树上干杏’硬度下降主要是由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引起的,而‘库车白杏’硬度下降主要是由果胶裂解酶(PL)引起的,其中‘轮台白杏’自硬核期开始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升高,硬度随之下降;但在‘树上干杏’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幼果期之后甚至显著下降,在转色期之后显著上升,硬度随之下降。对‘轮台白杏’需要在硬核期之后开始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对‘树上干杏’需要在转色期后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库车白杏’果胶裂解酶(PL)活性一直较高,在果胶方面其需要抑制果胶裂解酶(PL)活性。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苹果品种果实果胶含量及分级标准研究. 闫震,聂继云,李海飞,徐国锋,李志霞,李静,毋永龙,吴锡,王昆. 2012

[2]不同熟化方式下甘薯果胶含量与质构相关性分析. 王颖帅,刘兰服,吴兴英,关正君,马志民. 2024

[3]生长期和植株性别对工业大麻杆果胶含量及质量的影响. 龙海蓉,王齐玮,李晓平,许艳萍,杜官本,张霄. 2016

[4]日光温室草莓新型生物菌肥效应数学模型的研究. 高喜叶,任琴,郭永明,曹兴明,辛静. 2015

[5]秋子梨果胶含量与果肉硬度的相关性研究. 霍宏亮,曹玉芬,徐家玉,田路明,董星光,张莹,齐丹,刘超. 2018

[6]18个杏品种在山西太谷的品质特性鉴评. 宋永宏,杨晓华,李静江,杨复康,杨燕君,李凯,陈子润. 2018

[7]2个杏新品系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研究. 武晓红,景晨娟,陈雪峰,赵习平,季文章,李立颖,袁立勇,王端. 2020

[8]杏果自动定向工作部件设计与试验. 梁勤安,刘向东,张杰,李胜. 2011

[9]不同气体组合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红锦,胡花丽,李鹏霞,梁丽松,王贵禧. 2009

[10]不同贮藏温度及成熟度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胡花丽,李鹏霞,梁丽松,王贵禧. 2009

[11]一氧化氮处理对杏果实采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张洁仙,刘雪艳,单晴,姜丽巍,吴斌,魏佳. 2024

[12]受迫振动下杏果实树枝能量传递初探. 瞿维,王春耀,王学农,蔡菲,张敏敏. 2014

[13]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汪洋,胡花丽,梁丽松,张瑞,李鹏霞,付占芳,王贵禧. 2008

[14]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朱长波,奚祝生,庄娘惜. 2009

[15]水肥耦合对辣椒果实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红,姜虹,涂祥敏,赖卫,詹永发,余文中. 2009

[16]水培瓠瓜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李国景,寿伟林,严见方. 1997

[17]冬枣花发育与果实解剖结构特征研究. 贺润平,李凤兰,续九如. 2010

[18]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分离与培养. 刘海军. 2001

[19]不同光照强度对三种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志刚,侯扶江,安渊. 2009

[20]高等植物中蛋白磷酸酶2C的结构与功能. 胡学博,宋凤鸣,郑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