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新种链霉菌菌丝体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丹

作者: 郑丹;姜怡;韩力;娄恺;陈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链霉菌;菌丝体;化学成分;Streptomyces pleomorphus sp.

期刊名称: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ISSN: 1005-0108

年卷期: 2010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201-20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一株新种链霉菌(Streptomyces pleomorphus sp.nov.)菌丝体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S.pleomorphus sp.nov.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leocidin B2(1)、teleocidin B3(2)、12-齐墩果烯-3,22,24-三醇(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尿嘧啶脱氧核苷(5)、尿嘧啶(6)、3-甲基哌嗪-2,5-二酮(7)、α-D-葡萄吡喃糖乙醇苷(8)、α-L-阿拉伯呋喃糖乙醇苷(9)、邻氨基苯甲酸(10)、4-氨基-4-甲基-戊-2-酮(11)、(Z)-13-二十二烯酸(12)。结论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S.pleo-morphus sp.nov.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分类号: R284

  • 相关文献

[1]冬虫夏草头孢菌液体培养和化学成分分析. 陈济琛,林新坚,郑力,郑时利. 1998

[2]棘托竹荪液态深层发酵水提物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韩乐,冯娜,冯杰,韩伟,马迪,张劲松. 2014

[3]红树林植物海莲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091402化学成分的研究. 韩壮,梅文莉,崔海滨,林海鹏,洪葵,戴好富. 2008

[4]一种新的多糖——链霉菌多糖的分离与结构确证. 文晓芸,朱正光,林壁润,谢双大,雷林生,吴曙光. 2005

[5]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 朱婧,王青艳,杨登峰. 2019

[6]小麦纹枯病菌拮抗链霉菌SCY505的筛选与鉴定. 陈建光,杨丽荣,薛保国,文才艺. 2010

[7]武夷菌素的研究. 徐容,石义萍,刘泽银. 1991

[8]抗菌素430产生菌发酵条件研究. 谭悠久,彭祎,黄永春. 2010

[9]菌种11371 16S rRNA序列分析及鉴定. 陈飞,吴红艳,桓明辉,关艳丽,郭玲玲,于广峰. 2011

[10]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 陈立梅,汪旭,李启云,杨石嶂,杨信东. 2006

[11]NBF-926的生物测定及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 龙同,曹春霞,张光阳,黄大野,杨妮娜,胡洪涛,杨自文,杨再辉. 2016

[12]一株放线菌对辣椒青枯菌的拮抗作用及其鉴定. 龙克启,陆铮铮,吴石平,彭丽娟. 2012

[13]一株不吸水链霉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池景良,王志学,桂永珠. 2005

[14]番茄叶霉病拮抗链霉菌BPS2的筛选及鉴定. 曹广丽,陈立梅,徐文静,董英山,李启云. 2007

[15]链霉素抗性筛选吸水链霉菌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研究. 彭祎,黄永春,蔡延明,曹仁林. 2008

[16]紫外诱变吸水链霉菌选育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 黄永春,曹仁林,彭礻韦. 2008

[17]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策略. 孙蕾,张克诚,崔增杰,杨振娟,武哲. 2011

[18]大白菜根肿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龙同,张亚妮,杨妮娜,曹春霞,张光阳,张士龙,程贤亮,黄大野,万中义. 2019

[19]污泥堆肥微生物菌剂的筛选优化及应用. 张海霞,李昕晨,孙晓红. 2019

[20]链霉菌ZZSP-7的鉴定及其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 姚锦爱,黄鹏,赖宝春,侯翔宇,余德亿.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