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玉米课题组服务企业行动的成效与发展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山虎
作者: 陈山虎;林建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科企结合;项目申报;成果转化
期刊名称: 台湾农业探索
ISSN: 1673-5617
年卷期: 2011 年 111 卷 04 期
页码: 79-81
摘要: 剖析福建省农科院玉米课题组科企联合共同申报项目、合作研究开发的具体事例,总结了8年合作取得的成效,并就科企联合提出了政策导向激发科技人员转变观念、合作创业;企业需求帮助科技人员把握机遇、找准定位;科企联合提升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研究效率三点发展对策。
分类号: F204
- 相关文献
[1]中国种业公共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机制研究. 周明月,孙洪武. 2014
[2]科企结合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证研究. 蔡世忠. 2007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和管理探索——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例. 王丽伟,刘爽. 2020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精细化管理探讨. 于迎建. 2011
[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任竹,陈磊,江懿. 2017
[6]关于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管理的思考. 白刚. 2017
[7]探索性颠覆性创新项目设计与管理实践——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吴长付,杜平,还红华. 2018
[8]农业科研项目申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曹艳,雷波,胡亮,唐江云. 2016
[9]基于ASP.NET的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开强. 2016
[10]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机制优化策略研究. 王彬,尚泓泉,王琰,娄长城,李艳芳. 2024
[11]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谭平,刘晓凤. 2009
[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张抗抗,郭征球,程碧军. 2017
[13]山西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建设的 实践与思考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和平,刘彩虹,古兆明,孙振. 2017
[14]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与对策研究. 蔡金华,糜林,温小林. 2014
[15]现代农业创新体系与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及路径研究. 王丽平,徐海斌,董强. 2016
[16]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路径探索. 李德新. 2010
[1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有效形式. 安国民,徐世艳. 2003
[18]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合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和平,韩伟宏,孙振,张李俊,王达菲. 2015
[19]加强科技档案开发 促进农业成果转化. 伍冠锁,王春彦,闫美玲. 1999
[20]试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刘继芳,王建新.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闽双色6号籽粒发育中叶酸合成代谢基因挖掘与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许静;庄炜;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叶酸;籽粒发育;Mfuzz聚类
-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作者:廖长见;詹鹏麟;张扬;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林建新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胁迫;发芽率;耐寒性;育种
-
甜玉米籽粒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
作者:林建新;林静;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可溶性糖;转录组;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
-
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廖长见;张扬;陈山虎;许静;詹鹏麟
关键词: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对策建议
-
甜玉米闽甜6855与广良甜27号的耐密性比较
作者:张扬;黄章明;廖长见;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
关键词:甜玉米;耐密性;最佳种植密度;最大种植密度
-
福建鲜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
作者:廖长见;谢迎春;林建新;张扬;林静;卢和顶;陈山虎;林海建
关键词:鲜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