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地溯源的近红外光谱判别模型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宏艳

作者: 刘宏艳;郭波莉;魏益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籽粒;近红外;地理起源

期刊名称: 科技与产业对接——CIFST-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本文以小麦籽粒为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光谱分析方法,建立小麦产地来源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方法:以2012-2013年间中国三个不同地域的10个品种90份小麦籽粒样品为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光谱进行数据标准化,多元散射光谱校正(MSC)预处理和偏最小二乘法(DPLS)处理,建立模型并对判别结果进行评价,同时提取主成分并进行分类判别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对2012-2013年度小麦籽粒建立的模型,河北赵县小麦籽粒的正确判别率为70%,河南辉县小麦籽粒的正确判别率为70%,陕西杨凌小麦籽粒的正确判别率为90%,提取前三个主成分进行分类判别后,得到...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小麦产地近红外指纹溯源的稳定性研究. 赵海燕,郭波莉,魏益民,张波. 2012

[2]36个杧果引进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研究. 石胜友,张燕梅,武红霞,王松标,邢珊珊,马蔚红. 2010

[3]AFLP初析小豆栽培和野生变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 and var.nipponensis)间演化与地理分布关系. 宗绪晓,DuancanVaughan,NorihikoTomooka,AkitoKaga,王新望,关建平,王述民. 2003

[4]野生甜瓜染色体计数观察. 王吉明,贺平,马双武,尚建立. 2009

[5]走进古茶树王国系列之七. 虞富莲. 2015

[6]人工视觉网络在小麦籽粒分类中的应用. 左卫刚,高洋. 2020

[7]山东省典型污灌区土壤-小麦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王菲,费敏,韩冬锐,李春芳,曹文涛,姚磊,曹见飞,吴泉源. 2023

[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蚜威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 马广源,刘颖超,庞民好,高占林,许晓梅,潘文亮. 2007

[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麦黄酮. 赵善仓,赵领军,谷小红,王宪泽,田纪春. 2009

[10]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许博,张思梅,陈涓. 2010

[11]ICP-AES测定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库籽粒矿质养分含量. 石荣丽,邹春琴,芮玉奎,张学勇,夏晓平,张福锁. 2009

[12]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王伟全,徐冬莹,黄青青,徐应明,孙约兵. 2022

[13]豫北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空间变异研究. 卢洋洋,张影全,刘锐,赵酒林,杨春玲,盛坤,董昀,侯军红,张波,魏益. 2013

[1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 吴琴燕,赵飞,杨红福,陈宏州,庄义庆. 2020

[15]小麦籽粒铅污染来源的同位素解析研究. 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吴小胜. 2012

[16]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与面条加工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戴双,李豪圣,刘爱峰,宋健民,刘建军,赵振东. 2006

[1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8种重金属元素. 王铁良,刘冰杰,郭洁,魏亮亮,魏红,侯爱民,赵睿,司敬沛,贾斌. 2018

[18]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小麦籽粒DON含量检测. 刘艮森,聂晓,王奥霖,贾镇宇,危学华,徐飞,范洁茹,马东方,刘伟,周益林. 2024

[19]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小麦中13种元素. 陈青,孙莹璐,孙爽,肖湘女,刘君,江永亨,韩玉刚,李鹰,张丽娜. 2022

[20]小麦籽粒中原型及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产生规律研究. 范楷,刘星,郭文博,张志岐,孟佳佳,杜颖,聂冬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