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和香茅对鲜鲈鱼片的脱腥、抑菌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燕燕

作者: 吴燕燕;朱小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菜;香茅;鲈鱼片;脱腥;抑菌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88-19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开发一种天然脱除鲜鱼片腥味的脱腥剂,采用香菜和香茅对鲜鲈鱼片进行脱腥处理,通过感官评定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鲈鱼片脱腥处理前、后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测定脱腥前、后鱼片的菌落总数,分析其是否具有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经感官评价,用香菜和香茅处理后的鱼肉,只有微弱的腥味,一般人难以察觉。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得出新鲜鲈鱼肉风味物质34种,主要有醛、醇、酮、烃和酯类等物质,其中己醛、2,4-二烯醛、壬醛、辛醛和1-辛烯-3-醇等是主要的腥味物质。脱腥后鲈鱼肉风味物质种类不变,而腥味物质含量大大降低,其中2,4-二烯醛、壬醛和辛醛的脱除率在55%以上,己醛和1-辛烯-3-醇的脱除率也在35%以上;脱腥后鲈鱼片菌落总数有所下降,降低率达到50%,可有效延长鲈鱼鲜度保持时间。香菜和香茅能有效脱除鲜鲈鱼肉中的腥味,并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分类号: TS254.4

  • 相关文献

[1]酸性电解水对4℃贮藏鲈鱼片品质的影响. 向雅芳,熊光权,乔宇,汪兰,吴文锦,丁安子,李新,石柳,卢素芳,黎彩. 2020

[2]胡萝卜-香菜-青花菜一年三茬有机栽培试验. 马超,王天文,陈禹,陈胜亚. 2010

[3]香菜访花昆虫种类及优势种访花规律研究. 蒲德强,刘虹伶,伍兴隆,王小强,毛建辉,房超,蔡鹏,李跃建. 2020

[4]北方大棚绿芦笋套种香菜栽培技术(英文). 郑毅,李玉环,李哲,徐海玉,凤桐. 2016

[5]香菜微波干燥的试验研究. 朱德泉,王继先,朱德文,夏萍,周杰敏,张念生. 2007

[6]香茅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邱珊莲,林宝妹,张少平,张帅,洪佳敏,郑开斌. 2020

[7]不同植物外源激素处理对香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秋燕,张瑜,严琳玲,罗小燕,白昌军. 2015

[8]香茅的生物活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莲红,韩学琴,罗会英,邓红山,刘进娣,刘昀,金杰,张美艳. 2023

[9]芳香植物香茅的栽培与繁殖技术. 林霜霜,邱珊莲,吴维坚,鞠玉栋,杨敏,李珊珊,郑菲艳. 2015

[10]3个香茅品种精油与鲜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邱珊莲,林宝妹,洪佳敏,吴妙鸿,郑开斌. 2022

[11]不同品种香茅精油成分及其对阳光玫瑰葡萄的保鲜效果评价. 邱珊莲,任前英,郑开斌. 2024

[12]基于戊糖片球菌发酵酶解鲫鱼基料的工艺研究. 张芸,汪兰,章蔚,高琼,熊光权,王静. 2019

[13]响应面法优化海鲈鱼片脱腥工艺. 张海燕,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胡晓,魏涯. 2019

[14]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脱腥工艺及其腥味物质分析. 邢贵鹏,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郝淑贤,岑剑伟,林婉玲,林织. 2019

[15]HS-SPME-GC-MS分析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 吴静,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陈胜军,吴燕燕,林婉玲. 2019

[16]白鲢鱼体内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廖涛,杨玉平,白婵,鉏晓艳,李海蓝,李小定,吴文锦,熊光权. 2018

[17]鱼肉腥味物质的来源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吴燕燕,朱小静. 2016

[18]紫菜鳜鱼脱腥及调味工艺优化研究. 马凯迪,黄琼,李莹,柴智,马恺扬,宋欣欣. 2022

[19]无腥味大豆种质创新与利用. 景玉良. 2002

[20]全蛋液脱腥工艺及其效果评价. 卢嘉,林菲,卢晓明,黄亚涛,王凤忠,范蓓.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