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建根
作者: 梁建根;竺利红;施跃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区系;根围;互作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08 年 20 期
页码: 337-338
摘要: 植物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共同组成一个生态区系根围。对植物与其根围中的微生物的互作关系进行了阐述。
分类号: Q948
- 相关文献
[1]我国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规律及其区间菌源传播关系. 陈万权,刘太国. 2023
[2]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和微生物群落管理研究进展. 李湘民,兰波,黄瑞荣,付英. 2008
[3]大豆不同轮作体系根围土壤线虫空间分布特征. 潘凤娟,许艳丽,李春杰,赵丹. 2009
[4]三唑酮、三唑醇种子处理对小麦根围丝核菌群体数量的影响. 史建荣,王裕中,方中达. 1991
[5]吐鲁番地区葡萄根围线虫的种类. 孙严,王寿华. 1992
[6]植物根茎内生优势菌的分离和筛选. 宋荣浩,朱宗源. 1998
[7]苹果根围寄生线虫的鉴定研究(Ⅰ). . 1993
[8]5406抗生菌肥料作用机制的研究Ⅳ.抗生菌在土壤中和作物根围活动情况的研究. 尹莘耘,張均康,荀培琪. 1965
[9]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10]利用植物的防御性 倡导害虫治理的新思路.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李慈厚. 2005
[11]WRKY转录调控因子在植物与病原体互作中的功能. 伍林涛,万谦,韩宏仕,奉斌,康公平,曾章丽. 2014
[12]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姚克兵,庄义庆,尹升,杨红福,束兆林,刘福海. 2018
[13]氮素与密度互作对强筋小麦烟农19号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2007
[14]利用AMMI模型对大丽花表型性状稳定性的评判. 王晓慧,苑兆和,冯立娟,丁雪梅,甄红丽. 2012
[15]木霉菌REMI变异株与不同宿主的专化性互作研究. 黄玉茜,梁春浩,韩梅,孙军德,陈捷. 2007
[16]不同地区小麦梭条花叶病病毒致病力的差异. 陈爱大,冷苏凤,杨红福,曲朝喜. 2009
[17]白叶枯病菌拮抗菌筛选及水稻叶围微生物互作研究初报. 赵新华,陈卫良,李德葆. 2000
[18]大麦Mlo近等基因系与叶枯病菌互作的细胞学研究. 罗臻,张敬泽,胡东维. 2009
[19]苹果链格孢菌与寄主叶片互作的超微结构研究. 张彩霞,陈莹,李壮,张利义,康国栋,丛佩华. 2012
[20]Neotyphodium属禾草内生真菌和球囊霉属菌根真菌对野大麦生长的影响. 方爱国,李春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芽孢杆菌ZL397的鉴定及其对米尔伊丽莎白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竺利红;尹小良;施跃峰;皮雄娥
关键词:特基拉芽孢杆菌;黑斑蛙;米尔伊丽莎白菌;鉴定;抗菌谱;攻毒保护试验
-
山核桃内生细菌ZL34的鉴定、抑菌活性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作者:竺利红;邱海萍;项慧娟;刘浩;施跃峰;袁玉伟
关键词:茶藨子葡萄座腔菌;贝莱斯芽胞杆菌;鉴定;抑菌活性;山核桃
-
拟轮枝镰孢荧光标记与侵染结构观察
作者:哈丹丹;郑红霞;张振昊;竺利红;刘浩;王教瑜;周雷
关键词:拟轮枝镰孢;荧光标记;过氧化物酶体;侵染结构;细胞骨架;活性氧
-
产嗜铁素菌株HZ-2的鉴定及其产嗜铁素能力的检测
作者:梁建根
关键词:嗜铁素;恶臭假单胞杆菌;分泌能力
-
基于微生物固态发酵的菊花叶资源化利用
作者:竺利红;张潮;尹小良;施跃峰;李孝辉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发酵;菊花叶;饲料添加剂
-
解淀粉芽孢杆菌HZ179制剂防治茄科作物瓜蚜药效试验
作者:竺利红;张红;施跃峰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瓜蚜;防效;茄科
-
植物乳杆菌ZR09体外抑菌试验
作者:尹小良;张红;施跃峰;竺利红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抑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