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无毒基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汪文娟

作者: 汪文娟;陈凯玲;杨健源;封金奇;朱小源;苏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小种;无毒基因型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645-6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生理小种与无毒基因的类型与分布,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1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3个广东省优质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青六矮和珍桂矮,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方法对2018-2019年分别从广东省不同稻区感染稻瘟病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上分离获得的368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与无毒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中国鉴别品种共鉴定出6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和ZC,出现频率分别为44.29%和43.48%,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C13,出现频率分别为26.90%和29.35%.利用11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鉴定出测试菌株对含有Pi9、Pi1、Pik-h和Pi50这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的无毒性频率均大于80.00%;来自粤北、粤西和珠三角3个稻区的稻瘟病菌对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的毒性频率低于11.76%,对珍桂矮的毒性频率大于69.41%.表明2018-2019年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结构复杂,多样性丰富,在粤北、粤西和珠三角稻区可利用的抗性基因一致,可推广使用含抗性基因Pi9、Pi50、Pik-h和Pi1的水稻品种;三黄占2号抗性好,抗谱较宽,可作为广东省抗稻瘟病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分类号: S43

  • 相关文献

[1]广东省侵染美香占2号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无毒基因变异分析. 汪文娟,苏菁,陈深,杨健源,陈凯玲,冯爱卿,汪聪颖,封金奇,陈炳,朱小源. 2022

[2]安徽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优势小种的初步预测. 苏贤岩,丁克坚,徐瑞琳,吴向辉. 2007

[3]小麦条锈病菌毒性的演化. . 2003

[4]河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张淑平,潘勋,高俊全. 1992

[5]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分布. 李成云,李家瑞,岩野正敬,藤田佳克. 1990

[6]湖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及其致病性. 周政,吴伟怀,周斌,吕艳梅. 2014

[7]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及发生动态. 刘晓梅,任金平,郭晓莉,张金花,孙辉. 2005

[8]中国水稻近等基因系的育成及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能力. 凌忠专,T.Mew,王久林,雷财林,黄宁. 2000

[9]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颜群,李瑞芳,李焜华,韦善富,黄凤宽,韦丽丽. 2017

[10]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周坤能,夏加发,王元垒,云鹏,张彩娟,马廷臣,张爱芳,李泽福. 2022

[11]中国水稻近等基因系在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的应用研究. 宋成艳,王桂玲,刘乃生,周雪松. 2011

[12]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基因分析与抗病育种策略. 雷财林,张国民,程治军,马军滔,王久林,辛爱华,陈平,肖家雷,张欣,刘迎雪,郭秀平,王洁,翟虎渠,万建民. 2011

[13]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分析.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肖佳雷,刘迎雪,宫秀杰. 2010

[14]2006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与分布. 刘晓梅,郭晓莉,李莉,孙辉,任金平. 2008

[15]黑龙江省2006年水稻主产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动态分析. 肖佳雷,张国民,辛爱华,马军韬,刘迎雪,尹静. 2009

[16]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杨秀娟,代玉立,陈福如. 2017

[17]贵州山区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初步研究. 黄培英,向红琼,祖庆学. 2008

[18]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何烈干,黄凌洪,兰波,张天才,李湘民. 2009

[19]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菁菁,李进斌,刘林,李夏,李会芬,何霞红,朱书生,李成云,朱有勇. 2009

[20]稻瘟病菌的遗传学研究. 杜新法,孙漱沅,郑重.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