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谷瘟病生物杀菌剂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洋
作者: 刘洋;赵秀梅;郑旭;王立达;武琳琳;李青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谷瘟病;生物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55-57+74
摘要: 为明确常用生物杀菌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及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选用3种常用的生物杀菌剂,分别设置低、中、高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出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的防治谷瘟病的生物杀菌剂。结果表明:1 000亿芽孢·g~(-1)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2%春雷霉素水剂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10%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 000亿芽孢·g~(-1)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1 125、1 500g·hm~(-2),2%春雷霉素水剂有效成分用量30、36g·hm~(-2)处理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10d,防治效果在76.42%~82.23%;施药后20d,防治效果在73.05%~78.59%。
分类号: S435.15
- 相关文献
[1]不同农用抗生素诱导烟草灰霉病抗性的研究. 安康,韩兴,刘海涛,王娇,李亚宁,刘大群. 2021
[2]枯草芽孢杆菌G3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田间试验. 顾真荣,马承铸,徐华. 2003
[3]谷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及谷子标准品种体系的构建. 李志江,贾冠清,李祥羽,李易初,马金丰,智慧,汤沙,张硕,柴杨,李艳东,刁现民. 2016
[4]谷子主要生产品种抗瘟性鉴定. 董立,全建章,陆平,马继芳,白辉,董志平,李志勇. 2015
[5]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2025
[6]葡萄黑痘病无公害防治药剂筛选及控害技术研究. 李红阳,陈志谊,周步海,周加春,杨华,张俊喜. 2011
[7]多抗霉素与丁子香酚混配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吴祥,吉沐祥,郭玉人,成玮,杨敬辉,肖婷,王莉莉,邵春. 2017
[8]不同化学杀菌剂与多抗霉素混配对压砂西瓜炭疽病的联合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康萍芝,杜玉宁,白小军,邢敏,张治科. 2021
[9]防治华重楼叶斑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 克永霞,李学学,蔡晓霞,刘圆,伏荣桃. 2019
[10]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及应用后其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郭沫言,汪汉成,张艺,蔡刘体,王清,李文红,史彩华. 2024
[11]细辛新病害叶枯病及药剂防治试验. 隋德有,周兆德,武侠,洪权春. 1993
[12]8种生物杀菌剂对草莓枯萎病菌室内抑菌活性的测定. 吉沐祥,陈宏州,吴祥,姚克兵,王莉莉,陈源,李国平. 2014
[13]几种生物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的抑制效果. 田淑芬,张娜. 2011
[14]7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盆栽防效比较. 张庆萍,毕采利,龚静,赵存虎,王辉. 2019
[15]5种生物杀菌剂拌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效果. 郑果,惠娜娜,聂江山,何翔,李继平,王立. 2019
[16]不同生物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效试验. 朱俐遐,刘琼,黄艳,杜宣延,杨晓峰,余乃通. 2018
[17]3种生物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试验研究. 白滨,刘敏艳,胡冠芳. 2003
[18]7种生物药剂对青枣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杨子祥,苏银玲,白明第,木万福,方海东. 2020
[19]抗真菌物质HSAF发酵全合成培养基的筛选. 汤宝,王金子,赵延存,刘凤权. 2022
[20]蓝莓低温贮藏期致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杀菌剂筛选. 罗冬兰,瞿光凡,李江阔,张雨,叶盛洁,曹森.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浅析"过紧日子"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洋
关键词:“过紧日子”;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
-
海滨木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作者:郑旭;赵文静;王晓晓;刘兴满
关键词:海滨木槿;茎段;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基于表型性状分析蕙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唐桂梅;李卫东;周宇霞;孔佑涵;肖晓玲;彭颖姝;张力;符红艳;刘洋;黄国林
关键词:蕙兰;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
穴盘苗夹取力学试验台设计与测试分析
作者:韩绿化;王琰;杜学武;许倩倩;马国鑫;刘洋;毛罕平
关键词: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力学测试;脱盘力;提取力
-
昆虫病原线虫优势品系筛选及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研究
作者:刘洋;张玉烛;许隽;鲁湘;苗雪雪;段德勇;肖阳;盘毅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筛选;防治效果
-
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郑卫卫;徐文腾;刘洋;陈亚东;杨涛;席晓晴;刘志鸿;徐东;秦搏;陈松林
关键词: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遗传性别鉴定;基因组重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