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对耕层土壤一些理化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迟凤琴
作者: 迟凤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根区;土壤养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1992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采用田间与盆栽试验结合的方法探讨在未施肥条件下大豆生育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种植大豆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收获期大豆根区土壤全氮基本保持平衡,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速效氮的消耗,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新疆兵团垦区‘红地球’葡萄根区主要土壤养分调查研究. 苏学德,李鹏程,郭绍杰,李铭,丁俊杰,袁余. 2018
[2]野山参根区土壤的主要理化特性研究. 张亚玉,孙海,宋晓霞. 2011
[3]辽西主产区葡萄的根区土壤养分研究. 毋永龙,聂继云,李海飞,徐国锋,李静,李志霞,覃兴. 2013
[4]不同种植年限葡萄园根区土壤养分变化及对再植葡萄生长的影响. 郭修武,李坤,郭印山,李成祥,谢洪刚,胡禧熙,张立恒,孙英妮. 2010
[5]咸水沟灌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毕言鹏,郑春莲,党红凯,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王赫,张俊鹏. 2022
[6]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陈国靖,蔡进军,马璠,许浩,董立国,韩新生,李生宝. 2018
[7]根区孔下滴灌施肥对新疆红枣产量品质和氮磷钾利用影响. 张计峰,耿庆龙,梁智,曹文超,陈清. 2019
[8]咸水灌溉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吴雨晴,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李全起,李树宁,张俊鹏. 2021
[9]无害化污泥与钼尾矿配施对沙化潮土土壤质量的影响. 刘晓,黄林,郭康莉,张雪凌,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 2016
[10]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韩新生,马璠,郭永忠,蔡进军,温淑红. 2018
[11]沟向与灌溉方式对玉米根区土温的影响. 李彩霞,周新国,孙景生. 2013
[12]黄绿木霉T1010定殖动态及其对日光温室耕层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 陈建爱,祝文婷,李润芳,杨焕明,陈为京. 2011
[13]菌丝营养钵栽培对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 艾栋,刘青丽,常乃杰,闫芳芳,边立丽,李斌,李志宏,冯文强,张宗锦,陈曦,张文洪,郑敏瑞,彭志立,张云贵. 2022
[14]分根交替不同灌水量对苹果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魏钦平,刘松忠,王小伟,张强,刘军,丁三姐. 2009
[15]植物源有机肥对黄桃产量、品质及桃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徐四新,董雪,毛瑷璇,王海,何玮杰,沈寒. 2022
[16]菌根对滇池流域玉米//大豆间作红壤磷素迁移削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丽,杨继宇,贾广军,宁东卫,夏运生. 2015
[17]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田慎重,王瑜,李娜,宁堂原,王丙文,赵红香,李增嘉. 2013
[18]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徐四新,严谨,诸海焘,蔡树美,张德闪,金海洋. 2024
[19]宁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王月玲,王思成,马璠,许浩,董立国,蔡进军,韩新生. 2018
[20]钾肥对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曾玲玲,张兴梅,朱洪德,刘德福,何淑平,王伟利.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炳地;张久明;朱莹雪;匡恩俊;袁佳慧;迟凤琴;孙磊;李宁
关键词:秸秆还田量;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有机碳贡献率
-
不同谷子品种富硒能力及外源硒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黄子鹏;魏丹;迟凤琴;姚磊;丁建莉;李艳;金梁;何义利;李沛
关键词:谷子;叶面施硒;增效剂;籽粒硒含量;籽粒品质
-
土壤微生物对秸秆碳转化及碳积累特征的Meta分析
作者:韩佳烨;张久明;袁佳慧;朱莹雪;匡恩俊;迟凤琴;张少良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秸秆碳转化
-
反映样点微域空间变异的多穴位黑土层厚度快速勘察与预测方法研究
作者:高张;马利霞;于东升;胡文友;李德成;高磊;刘峰;张久明;姜军;匡恩俊;王鑫;宋洁;王桐;丁琪洵;王昌昆;迟凤琴;赵玉国
关键词:黑土层厚度;多穴位勘察;随机森林模型;不确定性
-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反演中国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
作者:王亚丹;张凤;胡文友;于东升;迟凤琴;张超;徐英德;杨顺华;俞元春;姜军;徐仁扣
关键词:黑土;有机质;数字图像;逐步多元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
外源施硒对土壤酶活性、大豆籽粒硒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久明;匡恩俊;宿庆瑞;迟凤琴;李永顺;石艳香;夏晓雨;夏杰;刘月辉;张守林;盖如春;陈磊
关键词:大豆;富硒;叶面喷硒;硒拌种;产量;土壤酶活性
-
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秸秆深埋还田黑土剖面DOC组分结构变化特征
作者: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徐明岗;Gilles Colinet;宿庆瑞;郝小雨;朱宝国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深度;土壤DOC;三维荧光光谱;PARAFAC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