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培育种和杂交育种对籼稻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效果及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二敬
作者: 李二敬;刘凯;杨国才;李三和;陈志军;周雷;游艾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育种;花培育种;产量性状;籼稻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6+23
摘要: 为了分析花培育种与杂交育种2种方法对籼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选择效果,以恢复系R7272和香5为亲本,采用花药培养和传统杂交2种方法培育获得新品系,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新品系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花药培养育种的平均产量介于2个亲本之间,稍低于9311,但显著高于杂交育种。2)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选择结实率高,有效穗多,同时兼顾穗粒数、穗长和千粒质量的品种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在适当增加株高和生育期,保证结实率的同时,协调好穗数、穗长和穗粒数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提高当前中稻产量的育种方向。3)选择遗传距离适当、优势性状互补的双亲,通过提高花药培养效率,得到花培大群体并进行精细鉴定筛选,是当前加快育种速度、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的又一个突破口。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范术丽,王寒涛,魏恒玲,庞朝友. 2016
[2]应用恢复系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杂交晚籼的杂种优势. 朱玉君,屠国庆,应杰政,樊叶杨,庄杰云. 2010
[3]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4]早籼杂交稻粒形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5]北方粳稻花培育种研究. 刘亚琴,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刘善资,王秀萍,孙宇. 1997
[6]水稻花药培养与花培育种研究. 李艳萍. 2003
[7]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花育13号的选育. 李艳萍,邹美智,孙海波,牛景,王景余,梁永书. 2007
[8]水稻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牛景,邹美智,李艳萍,孙海波,周维. 2004
[9]提高春小麦花培育种效率的研究. 韩玉琴. 2004
[10]野栽杂交花培育种探讨. 陈成斌,林世成,阙更生,邢祖颐,章琦. 1992
[11]春小麦花培育种的遗传研究初报. 于世选,韩玉琴,赵日,刘文萍. 1991
[12]黑龙江省花培育种粳稻品种亲缘系谱及农艺性状分析. 刘宝海,高世伟,唐铭,门龙楠,刘宇强,聂守军,刘晴,常汇琳,马成,薛英会,白瑞,王洪彬. 2021
[13]宁夏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王彩芬,韩国敏,张力. 2002
[14]桑树育种研究概述. 孙日彦,梁明芝,宋慧贞,樊孔彰,王林. 1995
[15]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6]我国的花生品种资源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 栾文琪,顾淑媛. 1993
[17]体细胞杂交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开发利用. 李培夫. 2005
[18]北方类梅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张铁华,赵新兵,祝茜,张加延. 2015
[19]灯盏花三倍体培育及生物性状的观察研究. 吴红芝,梅琳,郑思乡,杨生超,李晓波. 2011
[20]枇杷果实育种目标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表现. 余东,许家辉,魏秀清,许玲,黄金松.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匙羹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勇;赖旭辉;李春梅;姚琼;刘凯
关键词:匙羹藤;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应用;天然生物农药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曹乐乐;王银平;葛坤;徐少远;刘凯
关键词:长江十年禁捕;鱼类群落;环境影响因子;石臼湖
-
水稻新品种黑科稻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王松;商全玉;殷大伟;刘安晋;杨秀峰;贲子玥;刘凯
关键词: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科稻1号;选育;栽培技术
-
高能电子束辐照结合乙烯抑制剂对软枣猕猴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慈;岳玲;颜伟强;郑琦;田文慧;陈志军;段卓旭;孔秋莲
关键词:辐照处理;联合保鲜;1-甲基环丙烯;贮藏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